脉脉清渠绕舍流,移床就柳坐溪头。
镜涵霁影浮斜日,波映寒光报早秋。
村畔砧声听渐暝,林端蝉翼噪逾幽。
此中偃息容疏懒,底用乘槎海上游。
脉脉清渠绕舍流,移床就柳坐溪头。
镜涵霁影浮斜日,波映寒光报早秋。
村畔砧声听渐暝,林端蝉翼噪逾幽。
此中偃息容疏懒,底用乘槎海上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诗人胤禛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巧妙融合。
首联“脉脉清渠绕舍流,移床就柳坐溪头”,开篇即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澈的水流环绕着屋舍缓缓流淌,诗人将床铺移至柳树旁,面对溪流而坐,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
颔联“镜涵霁影浮斜日,波映寒光报早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面镜子。水面泛起的波纹,映照着远处的寒光,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增添了几分凉意和深沉。
颈联“村畔砧声听渐暝,林端蝉翼噪逾幽”则通过听觉细节,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生机。随着夜幕的降临,村边传来捣衣的声音,这是劳动妇女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准备衣物的景象。而在远处的树林里,蝉鸣声此起彼伏,虽然夜晚来临,但蝉的叫声却更加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夏日的余韵。
尾联“此中偃息容疏懒,底用乘槎海上游”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自在生活的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享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无需追求外界的繁华与冒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
云深别有深庭宇。小帘栊、占取芳菲多处。
花暗水房春,润几番酥雨。
见说苏堤晴未稳,便懒趁、踏青人去。休去。
且料理琴书,夷犹今古。
谁见静里闲心,纵荷衣未茸,雪巢堪赋。
醉醒一乾坤,任此情何许。
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欲住。
奈帘影妆楼,剪灯人语。
雄风豪雨,时节清明近。
帘幕起轻寒,暖红炉、笑翻灰烬。
阴藏迟日,欲验几多长,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
茂林芳径,绿变红添润。
桃杏意酣酣,占前头、一番花信。
华堂尊酒,但作艳阳歌,禽声喜,流云尽,明日春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