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独登城上台,重云不见首勤回。
久分笑语心几塞,忽得诗书眼为开。
草褐岸巾随鹿豕,佳山野水外尘埃。
公名方与风霆远,未可窥余寂寞来。
想望独登城上台,重云不见首勤回。
久分笑语心几塞,忽得诗书眼为开。
草褐岸巾随鹿豕,佳山野水外尘埃。
公名方与风霆远,未可窥余寂寞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寄学芝山正叔寄诗有想叹之意次元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首句“想望独登城上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登上城楼,眺望远方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接着,“重云不见首勤回”一句,通过描写云层遮挡视线,使得诗人多次回头张望,进一步强化了思念之情。
“久分笑语心几塞”表明诗人与友人长期分离,心中充满了对往日欢聚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孤独的感慨。“忽得诗书眼为开”则是在收到友人寄来的诗书后,心灵得到了慰藉和启发,仿佛眼前又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草褐岸巾随鹿豕,佳山野水外尘埃”两句,诗人以简朴的生活状态自比,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尘嚣的厌倦。最后一句“公名方与风霆远,未可窥余寂寞来”,则表达了对友人名声远播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寂寞和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许君祠、层崖上峥嵘,幽林入清深。
坐嵩丘少室,风烟浓澹,百态变晴阴。
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
寂寞悬瓢地,黄屋无心。
木杪巑岏石冢,见人闲几度,夕鼎朝鍖。
问五兵谁作,天地更生金。
百年来、神州万里,望浮云、西北泪沾襟。
青山好、一尊未尽,且共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