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花柳日相催。淅江梅。腊前开。
开遍山桃,恰到野酴醾。
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
半山亭下钓鱼台。拂层崖。坐苍苔。
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
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
春风花柳日相催。淅江梅。腊前开。
开遍山桃,恰到野酴醾。
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
半山亭下钓鱼台。拂层崖。坐苍苔。
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
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春风、花柳和早开的梅花为背景,展现出江南早春的独特韵味。"淅江梅"暗示了梅花在浙地的盛开,"腊前开"点明了时令之早。接着,山桃和野酴醾相继绽放,色彩斑斓,如同红绿交织的画卷。
词人笔触延伸至商岭,描绘了沿途三百里花开如锦的壮观景象,烘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半山亭下的钓鱼台,环境清幽,湖光山色映衬,诗人在此享受着垂钓的乐趣,品茗小酌,怡然自得。
最后,诗人向好友玉溪王老子发出邀请,询问他为何不来共享这如画的春光。整首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期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我为江南游,衰病转不堪。
往来信抚间,未上凌岑庵。
凌岑贤主人,清峻如山岩。
避事若荼苦,守贫如荠甘。
平生好交游,十不存二三。
令弟又继往,世不闻清谈。
高风故绝俗,想像令人惭。
浮生有欣戚,此味久已谙。
请君但高枕,客来睡方酣。
茫茫岐路间,与渠为指南。
乘风本馀事,不向鼻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