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胡文定公挽诗三首·其二》
《胡文定公挽诗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

(0)
翻译
有意弘扬儒家伦理,言行举止皆遵循教诲。
以榜样如同陶土塑造人品,如良药和砥砺来启迪智慧。
在衡山附近选择新的居所,遵循伊川之道向东前行。
知道你有传承经典的意愿,将在大明宫延续先贤的事业。
注释
有意:有意识地。
扶:扶持。
名教:儒家伦理。
躬行:亲身实践。
语默:言语和沉默。
楷模:榜样。
陶士器:比喻塑造人的品格。
药石:良药和砥砺。
补天聪:启迪智慧。
衡岳:衡山。
邻新卜:选择新居。
伊川:古代地名,这里指遵循的道。
道已东:道路向东。
传经:传授经典。
知有子:知道有后继者。
接武:继承。
大明宫:古代宫殿,这里可能象征着学问的中心。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儒家文化精神和个人修养理念的古诗。诗人通过“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视和践行之志。"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则是说要用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去修炼自己的品格,就像锻造金属一样,使其更加纯净无暇。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中的“衡岳”指的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衡山,而“伊川”则是古代著名的儒学经典《易经》之意。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与文化的深刻领悟和敬仰。

最后,“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中,“传经”意味着传承经典,“知有子”可能指的是有志于学问之士,而“接武大明宫”则是说要继承先贤的功业,走向光明宏伟的事业或境界。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知识传承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儒家经典的引用,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远境界的情操。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0)

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赋

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

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

自我居震旦,翊卫类夔契。

伊昔颈皇运,艰难仰忠烈。

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

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

(0)

赠巩畴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

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

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立意加玄虚,析理分纵横。

万化悉在我,一物安能惊。

江海何所动,丘山常自平。

迟速不相阂,后先徒起争。

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

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

蕴微道超忽,剖镫音泠泠。

纸上掣牢键,舌端摇利兵。

圆澈保直性,客尘排妄情。

有住即非住,无行即是行。

疏越舍朱弦,哇淫鄙秦筝。

淡薄贵无味,羊斟惭大羹。

洪远包乾坤,幽窅潜沈冥。

罔烦跬步举,顿达万里程。

庐远尚莫晓,隐留曾误听。

直须持妙说,共诣毗耶城。

(0)

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煖玉楼春。

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0)

酬窦大闲居见寄

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

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归思迷。

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0)

闺情

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

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

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

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