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
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
这是一首充满儒家文化精神和个人修养理念的古诗。诗人通过“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视和践行之志。"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则是说要用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去修炼自己的品格,就像锻造金属一样,使其更加纯净无暇。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中的“衡岳”指的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衡山,而“伊川”则是古代著名的儒学经典《易经》之意。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与文化的深刻领悟和敬仰。
最后,“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中,“传经”意味着传承经典,“知有子”可能指的是有志于学问之士,而“接武大明宫”则是说要继承先贤的功业,走向光明宏伟的事业或境界。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知识传承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儒家经典的引用,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远境界的情操。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
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
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立意加玄虚,析理分纵横。
万化悉在我,一物安能惊。
江海何所动,丘山常自平。
迟速不相阂,后先徒起争。
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
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
蕴微道超忽,剖镫音泠泠。
纸上掣牢键,舌端摇利兵。
圆澈保直性,客尘排妄情。
有住即非住,无行即是行。
疏越舍朱弦,哇淫鄙秦筝。
淡薄贵无味,羊斟惭大羹。
洪远包乾坤,幽窅潜沈冥。
罔烦跬步举,顿达万里程。
庐远尚莫晓,隐留曾误听。
直须持妙说,共诣毗耶城。
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
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归思迷。
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