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逐啼莺去不留,一川风雨满山秋。
笙歌不到愁人耳,若听笙歌更泪流。
春逐啼莺去不留,一川风雨满山秋。
笙歌不到愁人耳,若听笙歌更泪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自然景色与人间欢乐时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春逐啼莺去不留”以春天随黄莺离去,春意不再,暗喻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次句“一川风雨满山秋”则通过风雨交加、秋意浓重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助。
后两句“笙歌不到愁人耳,若听笙歌更泪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远处传来的欢歌笑语也难以抵达诗人的心中,反而让他感到更加的孤独和忧伤。如果真的听到这些欢快的音乐,反而会触动他内心深处的哀愁,让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魅力。
别业在圆塘,无邻傍草堂。
瀰漫新水阔,远近好山苍。
树密松依桧,林幽柘混桑。
颇同严子濑,仍似杜陵庄。
桥峻妨游屐,溪回隐钓航。
鸟声春昼永,花气午风凉。
把卷潜心玩,逢疑著意详。
讵容便水石,未可薄轩裳。
愧我身空老,怜生力致强。
闲情虽足适,壮志会须偿。
尊府当朝贵,佳儿嗣世良。
夺魁期接武,涧壑有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