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朱文公唐石坟庵》
《题朱文公唐石坟庵》全文
宋 / 郑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云谷高风挽不留,尚馀书泽贲松楸。

山瞻泰华岩岩耸,水接濂伊混混流。

千古为渠开日月,百年知我有春秋。

自怜晚学无仙骨,空把遗编记话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ūwéngōngtángshífénān
sòng / zhèngzhái

yúngāofēngwǎnliúshàngshūbēnsōngqiū

shānzhāntàihuáyányánsǒngshuǐjiēliánhùnhùnliú

qiānwèikāiyuèbǎiniánzhīyǒuchūnqiū

liánwǎnxuéxiānkōngbiānhuàtóu

翻译
山谷间的劲风吹过,无法挽留,只留下书香充盈松楸林。
遥望泰华山峻峭挺立,濂水和伊水交汇,水流浩荡。
千百年来,这里的山水见证了日月更替,我的一生如同这悠悠岁月。
自感学识浅薄,没有修炼成仙的资质,只能空闲时翻阅古籍,回味往事。
注释
挽:挽留。
书泽:书香之泽。
泰华:泰华山,古代名山。
岩岩:形容山势险峻。
混混:水流不断的样子。
春秋:比喻岁月。
仙骨:修炼成仙的资质。
遗编:遗留的古籍。
话头:指古籍中的内容或故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宅对朱文公唐石坟庵的题咏。首句“云谷高风挽不留”,描绘了山谷间的劲风似乎试图挽留过往,但最终仍无法留住时光。接下来的“尚馀书泽贲松楸”则暗示了墓地周围仍有书香气息,松楸相伴,显得庄重而静谧。

“山瞻泰华岩岩耸,水接濂伊混混流”两句,通过描绘周围的山势峻峭如泰华,水流浩荡似濂伊,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雄浑与深远。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朱文公高尚人格和学问的敬仰。

“千古为渠开日月,百年知我有春秋”一句,将朱文公的影响力比作日月长照,他的智慧和贡献如同永恒,而诗人感叹自己虽晚学,却只能以阅读其遗著来感受其精神。

最后,“自怜晚学无仙骨,空把遗编记话头”表达了诗人的自谦,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只能通过研读朱文公的著作来汲取智慧,留下的是对先贤的追思和学习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朱文公的崇敬,也是对自己学术追求的反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郑宅
朝代:宋

郑宅,永福(今属福建)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官常州军事推官,淮南西路转运司主管文字(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五○)。
猜你喜欢

朝阳岩绝句·其一

濯足临澄碧,和云卧石室。

淅沥天风生,披襟当呼吸。

(0)

方舍舟九江适会仆射相公道过二林得非所期相顾叹息辄为长句用志胜游且以叙别

公为逐客向何州,我亦求家赋远游。

邂逅二林成晤赏,寂寥千古想风流。

玉锵溪堰凉吹榻,盖偃松萝翠满楼。

明日分携重回首,炉峰空见紫烟浮。

(0)

相见欢

绣围春水锦笼山。冶游天。可惜连朝中酒、怯秋千。

妆楼暖。朱帘卷。燕斜穿。冲落两三花片、镜台边。

(0)

华亭百咏·其二十秦皇驰道

叹昔秦皇帝,何年此逸游。

迢迢大冈路,千古为嗟羞。

(0)

采莲吟

湖边日落鸳鸯飞,罗衣香转兰舟移,莲根断处手满丝。

手满丝,不能理。秋云深,隔君子。

(0)

句·其一

白鸟有情惊不去,青山无约望还来。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