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俊青云早,嗟君独出迟。
宁甘身未达,不与世相知。
霜月邻僧磬,凉风野客棋。
怀人在天末,无地写幽思。
才俊青云早,嗟君独出迟。
宁甘身未达,不与世相知。
霜月邻僧磬,凉风野客棋。
怀人在天末,无地写幽思。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寄刘三髦五首(其四)》描绘了一位才智出众但仕途坎坷的人物形象。首句“才俊青云早”赞美了刘三髦的才华横溢,本应早早飞黄腾达,然而接下来的“嗟君独出迟”则表达了对他未能及时显达的惋惜。诗人以“宁甘身未达”表达对朋友坚持原则,宁愿保持清高不愿迎合世俗的敬佩,显示出高尚的品格。
“不与世相知”进一步揭示了刘三髦的选择,他更愿意保持自我,而非追求世俗的名利。接下来的两句“霜月邻僧磬,凉风野客棋”,通过描绘宁静的僧寺钟声和野外对弈的场景,展现了刘三髦淡泊的生活方式,以及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最后,“怀人在天末,无地写幽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由于距离遥远而无法传达内心深沉思绪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赞扬了友人的品格,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感慨。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共烟霞。
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
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
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
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