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名》
《除名》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前年除名窜新州,今年除名窜昭州。

我名无实浪自得,坐此人间多怨雠。

恩深天地贷斧钺,除之又除名不留。

虽然未即听逐便,已觉此身民是俦。

裂冠毁冕散车马,幅巾杖屦西南陬。

行者争道舍争席,所向尔汝纷应酬。

洞山有语久弗契,忽然一笑知来由。

我追我随非我患,那用避如韩伯休。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邹浩在政治上的遭遇与心境。邹浩经历了两次被朝廷除名并流放的事件,从新州到昭州,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变化,也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豁达交织的情绪。

首句“前年除名窜新州,今年除名窜昭州”,简洁明了地描述了诗人连续两年遭受政治打击,被迫流放的境遇。接着,“我名无实浪自得,坐此人间多怨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虚名实则无用的感慨,以及因此招致的民间怨恨,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

“恩深天地贷斧钺,除之又除名不留”描绘了朝廷对他的严厉惩罚,即使被除名也难以逃脱政治的阴影。然而,“虽然未即听逐便,已觉此身民是俦”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超然态度,虽未立即被放逐,但已感到自己如同普通百姓,不再受特殊对待。

接下来,“裂冠毁冕散车马,幅巾杖屦西南陬”描述了诗人放弃官场的荣华,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走向自然。这种转变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改变,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

“行者争道舍争席,所向尔汝纷应酬”表现了诗人隐居后与世人的和谐相处,人们争相让路,热情相待,体现了社会对他的接纳与尊重。

最后,“洞山有语久弗契,忽然一笑知来由”引用禅宗故事,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修行,最终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我追我随非我患,那用避如韩伯休”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认为追求与跟随并非真正的困扰,无需像韩伯休那样逃避一切,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邹浩的个人经历,反映了宋代士人面对政治动荡时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处世智慧。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过樟木镇晚晴二首·其一

朝晴遣我看芗林,顷刻浮云万里阴。

拂袖凌风三十里,依然寒日照长吟。

(0)

题画卷.小山

飞来小坡坨,未雨已滂濞。

荒此定何人,苏公有遗记。

(0)

借韵呈府判张丈既以奉箴且求教药

一生江海迥无俦,材大应容小未周。

景好身闲真复乐,酒酣耳热却堪忧。

飞腾莫羡摩天鹄,纯熟须参露地牛。

我亦醒狂多忤物,颇能还赠一言不。

(0)

送芮国器二首·其二

紫陌同年旧,青云得路新。

论心端有契,下榻岂辞频。

话别惊如许,相逢渺未因。

期公念经济,从此上星辰。

(0)

山馆观海棠作二首·其二

春草池塘绿,忽惊花屿红。

乱英深浅色,芳气有无中。

置酒宾朋集,披襟赏咏同。

若非摹写得,应逐綵云空。

(0)

转轮八花诗.花心八字递相为韵

酒佳人好,柳华春早。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