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晴遣我看芗林,顷刻浮云万里阴。
拂袖凌风三十里,依然寒日照长吟。
朝晴遣我看芗林,顷刻浮云万里阴。
拂袖凌风三十里,依然寒日照长吟。
这首诗描绘了朱熹在樟木镇晚晴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朝晴遣我看芗林”,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早晨的晴朗天气让诗人得以欣赏芗林的美景,透露出一种闲适与期待的心情。芗林,此处可能指香气浓郁的树林或花丛,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次句“顷刻浮云万里阴”,转折中展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阳光与浮云的交替,使得景色从明亮转为阴沉,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变化无常的自然现象的感慨。
第三句“拂袖凌风三十里”,描述了诗人行进中的情景,通过“拂袖”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在微风中的轻盈与自在,而“凌风三十里”则体现了他行进的距离与速度,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最后一句“依然寒日照长吟”,收尾处以寒日的余晖作为背景,与前文的阴云形成对比,不仅描绘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沉。长吟,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追求。
温温文定公,至道夙所钦。
神超虽缅邈,馀英壮儒林。
正容阅真翰,默默流至音。
不事八法奇,天成写幽襟。
有如瀚海鸿,随波自浮沉。
又如太虚云,舒卷杳莫寻。
乃知晋魏还,笔端有哇淫。
弃藁竞韬藏,非将玩球琳。
庶几字画间,可以求其心。
清伊一派流,汇作万丈深。
沟渠有暴盈,淟涊时见侵。
投胶了不难,公以独力任。
我惭步趋晚,悠然寄孤吟。
流风在目前,著鞭要骎骎。
愿分墨本馀,刻之苍崖阴。
大块有动摇,斯文无古今。
夜雨歇清晓,山椒云气昏。
驾言聊出游,窈窕穷川原。
侧帽避横筱,扬袪障晴暾。
春泉散石壁,细草罗丘园。
陟峻已逾岭,窥深更缘源。
乔松傍涧折,垂柯激潺湲。
过籁寒惨惨,惊林白翻翻。
造幽景寥阒,胜绝难具论。
仆夫知余乐,踟蹰为停轩。
惜无徙倚地,时来此开樽。
暮投鹅峰宿,青灯耿柴门。
相从二三子,交情久弥敦。
谈玄测彖象,揽佩纫兰荪。
愿言固所怀,丘壑吾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