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手札远相招,陶令怀归正郁陶。
遥想宴堂长夏静,坐临江水看风涛。
远公手札远相招,陶令怀归正郁陶。
遥想宴堂长夏静,坐临江水看风涛。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答金山禅师》。沈辽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此诗则展现了他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远公手札远相招”,开篇即以“远公”(东晋高僧慧远)的书信邀请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氛围,暗示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精神上的共鸣与交流。次句“陶令怀归正郁陶”,借用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怀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思绪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接着,“遥想宴堂长夏静”一句,描绘了一幅夏日宴堂的宁静画面,通过“长夏静”三字,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最后,“坐临江水看风涛”则以动态的江水与风涛,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而诗人选择“坐临”其上,似乎在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世事的波澜,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又流露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背郭诛茅,临流栽树,小筑幽栖别馆。
夕雨朝霏,指溪山千变。
故人在,屡约筇枝屧步来往,酒榼茶樽经惯。
倚棹吴江,有丹枫如绚。醉相携、钓客垂虹畔。
渔舟稳、便做严滩看。未料短梦醒时,已盟鸥鹭散。
怅今来、废绿平芜苑。垂杨瘦、竞宿昏鸦乱。
又渐渐、堞英西沈,望高楼不见。
得句皆天籁。问当年、词流有几,颉颃先辈。
水绘佳名传奕世,别起陈楼堪配。
便合向、髯翁下拜。
先后图成相辉映,笑纷纷、余子徒婴哙。
兴废事,正同嘅。红桑苒苒三成海。
想沈吟、含豪授简,邈然心会。
禅榻忘机尘缘净,不羡紫云歌态。
也不用、麻姑搔背。
万事浮云随变灭,只开元、旧曲今犹在。
知者寡,亦无悔。
半生游宦,羁旅程途,严滩晚泊。
是处隐见,岚光山色。
草树过雨,兰芷被厓,指目高台千尺。
鸥鸟翩翩下前碛。数叶断帆照影,来往舟移渡侧。
又晒网閒渔,乘墟散牧,句引远村笛。堪惜。
当时客星侵座,千秋事往皆陈迹。
高风难继,归寻故径,唯有丛编狼籍。
残宵自剪寸烛,露重檐花细滴。
念旧游处,空染半江烟水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