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筇倦不支,有书慵且置。
跏趺白昼静,翛然无一事。
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
有筇倦不支,有书慵且置。
跏趺白昼静,翛然无一事。
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以“筇”、“书”、“跏趺”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有筇倦不支”,以“筇”(竹杖)暗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倦怠,仿佛在行走中已无力支撑。接着,“有书慵且置”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慵懒的情绪,书本被搁置一旁,不再翻阅,表现出诗人对世俗事务的疏离。
“跏趺白昼静”一句,通过“跏趺”(盘腿而坐)这一禅宗修行的姿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在“白昼”的背景下,这种静谧显得尤为突出,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一切喧嚣都被隔绝在外。
“翛然无一事”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境——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烦恼或忧虑。这种超脱世俗、心灵解放的状态,是许多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境界。
后半部分“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则以“鹿苑”(鹿园,比喻佛国或仙境)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即使是在这小小的“十笏地”(古代计量单位,此处指狭小的空间),也能感受到与世隔绝、接近理想状态的体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内心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心灵解脱的努力。
察罕起元末,举代推鹰扬。
天命去胜国,剚刃争战场。维库库,察罕子复良。
下益都,伐洮阳。驱兵出没观以望。帝三谕,弥陆梁。
执囚我行人,怒臂如螳螂。命大将,统武骁。
北征陇右一战捣其巢。捣其巢,万骑突至如风飙。
赖傅颍公却前茅。两军就舍不得交。
夜分劫营,足纳一靴身骑骟马逃。骟马逃,绝大漠。
我军四十万,胜负互相角。
巨网漏吞舟,竟死蕃部落。帝称好男子,维库库。
旧识华亭陆士衡,岁残相别重含情。
离筵日落天边树,去路春浮雪外旌。
探胜西南增远思,采诗江汉得遗声。
梅花迟客开湘浦,桐叶封王下楚城。
诸葛井空芳草合,羊公碑断绿苔生。
青山吊古应长啸,北望风云是帝京。
闻道湘东胜,偏宜游宦情。
山川壮荆楚,翼轸丽玑衡。
白雁夕连渚,丹枫秋满城。
楼高分岳色,地迥散江声。
早岁能为郡,中原旧著名。
有才逢圣代,不寐为苍生。
驿使无书札,蛮方尚甲兵。
何时同醉赋,上苑待春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