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馆观海棠作二首·其二》
《山馆观海棠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草池塘绿,忽惊花屿红。

乱英深浅色,芳气有无中。

置酒宾朋集,披襟赏咏同。

若非摹写得,应逐綵云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首句“春草池塘绿”以绿色的春草和碧绿的池塘为背景,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忽惊花屿红”一句,通过“忽惊”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突然出现的红色花朵的惊喜之情,红色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背景中,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活力。

“乱英深浅色,芳气有无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色彩层次和香气的飘渺,花朵的颜色深浅不一,香气时有时无,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种对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置酒宾朋集,披襟赏咏同”则转而描写了一场聚会的场景,宾朋们聚集在一起,饮酒赏花,吟诗作对,共享这份春日的美好时光。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若非摹写得,应逐彩云空”一句,诗人感慨如果不能将这美好的景象和情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那么这些美好就如同随风飘散的彩云一般,难以捕捉和留存。这句话既是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美景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谢承君见访

龙吟虎啸岭云开,卷罢残经首重回。

命驾直因中散去,赍羊不为护军来。

真情破腊融初日,高论先春骇迅雷。

勉力古人论一报,终惭瓦砾异琼瑰。

(0)

中秋日泛湖杂诗·其九

灵隐山前独子知,清溪浑似颍川湄。

何当把手东南去,却向山前话此时。

(0)

和朱仲明见赠闻琴

子期骨发已埃尘,谁谓知音不复生。

触处折杨争属和,独君忘味叹遗声。

荜门寒日正多暇,玉麈高谈相与清。

鹤举鱼沉重惆怅,一樽麦酒荐藜羹。

(0)

送荣子邕宰新郑

子渊陋巷居,子真岩下耕。

穷约一如此,不妨道自行。

矧君有民社,南面恩光荣。

问学□经济,岂不慰高情。

尔来几薰风,许洛犹声名。

还将模范心,农桑厚群生。

行矣舆人歌,国侨相弟兄。

(0)

寄题孔先生行歌亭

仁皇御宇作太平,朝廷玉立森贤英。

岩耕溪钓日寂寞,何独先生歌滍城。

遭世不比徐孺子,设心不愧司马承。

唐虞垂拱岂不盛,巢由亦自非公卿。

冥冥三圣妙相遇,六爻一半曾吞并。

倏遗象数入天籁,无声之中端有声。

有时鼓腹散秋步,有时击壤舒春情。

他年野叟得不尽,独与杖屦同纵横。

故知造物有深意,凤凰来仪治功成。

凤凰飞去定难久,直使先生为凤鸣。

先生道德初不死,先生歌声犹可听。

微风淅沥动草木,幽禽上下喧阴晴。

可怜双耳不到此,龙山滍水空危亭。

(0)

元鲁侍亲还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赋诗送之·其五

至远挽不来,庭竹屡陨箨。

剖鱼得素书,颇说甘寂寞。

矫枉勿过正,执中思子莫。

他年同我心,俯仰无愧怍。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