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顿起二首·其一》
《次韵答顿起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新学已皆从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岁月流逝和人生聚散的诗句。"挽袖推腰踏破绅",这里的“绅”指的是古代官员身上的饰物,这一行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怀,似乎在强调那份难以忘怀的情谊。接着“旧闻携手上天门”,则是在表达对过往共事之人的深情厚谊,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攀登高位、共同仰望天际时的豪情壮志。

"相逢应觉声容似"一句,通过“相逢”二字,传递出一种偶遇旧友的情境,而“应觉声容似”则是说那份曾经的气质和神采依然如在,这里不仅是对身外之物的描绘,更是在表达内心深处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

"欲话先惊岁月奔",这句话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岁月匆匆而过,让人感慨万千。这里“欲话”意味着想要诉说往昔,而“惊岁月奔”则是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和惊讶。

"新学已皆从许子",这一句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新的学习态度或知识观念已经普及,这里的“许子”可能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学说或者理论。紧接着“诸生犹自畏何蕃”,则是说尽管有了新学问,但许多学生仍然对某些古老的、复杂的知识感到敬畏和困惑。

"殿庐直宿真如梦",这里通过“殿庐”指代朝廷或高官之处,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直宿真如梦”则是说这种体验宛如一场梦境,让人产生现实与幻想难以区分的感觉。

最后“犹记忧时策万言”,诗人在这里回忆起过去忧虑之时所作的许多谋略或思考,尽管岁月流逝,但那份忧思和智慧依旧铭记心中。这一句也是对个人历史的一种总结与反省。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对现实的超脱,以及对知识和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闽中别所知

触目生归思,那堪路七千。

腊中离此地,马上见明年。

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

自疑双鬓雪,不似到南天。

(0)

怀庐岳书斋

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

煮茶窗底水,采药屋头山。

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

无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间。

(0)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离。

封疆初尽处,人使却回时。

开口有所忌,此心无以为。

行行复垂泪,不称是男儿。

(0)

下第出关投郑拾遗

丹霄桂有枝,未折未为迟。

况是孤寒士,兼行苦涩诗。

杏园人醉日,关路独归时。

更卜深知意,将来拟荐谁。

(0)

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

求名日苦辛,日望日荣亲。

落叶山中路,秋霖马上人。

晨昏知汝道,诗酒卫吾身。

自笑抛麋鹿,长安拟醉春。

(0)

钓叟

茅屋深湾里,钓船横竹门。

经营衣食外,犹得弄儿孙。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