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离。

封疆初尽处,人使却回时。

开口有所忌,此心无以为。

行行复垂泪,不称是男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chángshānjiè使shǐhuíyǒu
táng / xún

xiǎonánběiwèijīn
fēngjiāngchūjìnchùrén使shǐquèhuíshí

kāikǒuyǒusuǒxīnwèi
xíngxíngchuílèichēngshìnánér

翻译
我从小就在南北两地奔波,从未像今天这样分离遥远。
在边疆的边界刚刚结束的地方,使者返回的时候。
开口说话有所顾忌,心中满是忧虑无法言表。
走着走着又忍不住流泪,这与男子汉的气概不符。
注释
自小:从小。
南北:指南方和北方。
今日离:今天的分离。
封疆:边境地区。
尽处:尽头。
人使:使者。
回时:返回的时候。
开口:开口说话。
忌:顾忌。
此心:心中的感受。
行行:行走的样子。
垂泪:流泪。
不称:不符合。
男儿:男子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起始两句“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离”表达了诗人自幼便习于长途跋涉,但此次离别却格外难以忘怀。这不仅是因为距离的远近,更有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内心的孤独。

“封疆初尽处,人使却回时”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边塞地带接收到返回的命令。这里,“封疆”指的是国界或边疆之地,而“人使”则是指被派遣者。诗人以此强调了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环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接着的两句“开口有所忌, 此心无以为”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种边塞之地,诗人不得不有所顾忌,无法将真实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这份压抑和束缚,让他感到痛苦而又无从诉说。

最后两句“行行复垂泪,不称是男儿”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哀伤。每次告别,每一次的离去,都让诗人潸然泪下。这与传统对男子汉应具备的坚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似乎也在质疑自己作为一个“男儿”的形象和角色。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命令、内心世界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勾勒出了一位游子在离别时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情感挣扎。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贺小补大兄得孙

曾从帐底试啼声,快慰翁心物自英。

准卜兴宗绵世泽,欣符瑞梦锡佳名。

香生阁下兰芽茁,秀挺阶前玉树荣。

他日炽昌绳祖武,贤科发隽绍勋卿。

(0)

和啸石仲兄下帷罨画楼二首·其二

照水梅花发,楼高得小溪。

白云居士卧,罨画古人题。

墨洒凌云笔,鸿留印雪泥。

青青窗外竹,好共阿咸栖。

(0)

清明

初传榆火到柴门,省识春光已满园。

莫道寻访无胜地,新烟深锁绿杨村。

(0)

赠邹吹之六十

风华刊落剩骦裘,逸宕湖山六十秋。

气逼剑霜诗骨冷,韵标花社墨香浮。

仙源路近桃千树,尘世氛消茗一瓯。

自是此中堪久视,何须海外觅丹邱。

(0)

赋得新雨百花朝

正值花生日,园林雨意新。

三春刚一半,二月恰中旬。

艳说知时好,欣看被泽匀。

鸣鸠催昨夜,扑蝶记今晨。

不仅沾红杏,还应点绿蘋。

翠芳当令节,郊外绝轻尘。

(0)

书无逸篇因题其后

访落殷忧慎始图,昌言一帙拟三谟。

为元后则时天若,知小人依所逸无。

享国明标四迪哲,发端深致七呜呼。

讵惟尚父丹书继,信是千秋帝范模。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