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其五》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其五》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海国幽栖地,春风欲暮时。

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

并日终无愧,逢年会有期。

饥寒宁苟免,吾道讳磷缁。

(0)
翻译
海上的隐居之地,在春日将近的傍晚。
疾病让我忧虑,连梅雨季节都似乎逼近了,贫困使我感叹,麦收的时节来得太晚。
虽然生活艰难,每天都要挣扎,但我心中并无愧疚,因为我知道每年都会有希望。
面对饥饿和寒冷,我宁愿坚守原则,我的道路不容玷污。
注释
海国:海上的。
幽栖地:隐居的地方。
春风:春天的风。
欲暮时:傍晚时分。
病忧:因病而忧虑。
梅雨:江南夏季的连绵阴雨。
逼:逼近。
贫叹:贫困中叹息。
麦秋:麦子成熟的秋季。
并日:艰难度日。
终无愧:始终没有愧疚。
逢年会:期待每年的好转。
宁:宁愿。
苟免:勉强避免。
吾道:我的道路。
讳磷缁:不让自己道德败坏。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心境的诗歌。开篇“海国幽栖地,春风欲暮时”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深藏于海国之中的静谧所在,以及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光背景。"幽栖"一词生动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外界的不顺。"梅雨"常象征着春末夏初的湿润气候,而这里用以形容诗人的病痛和忧愁;"麦秋迟"则是对贫困生活中农时不济的感慨。

在“并日终无愧,逢年会有期”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安慰的心态。尽管生活充满了苦难和挑战,但只要自己行为无愧于心,那么每一天都是值得的。而"逢年会有期"则给人以未来仍有希望的憧憬。

最后“饥寒宁苟免,吾道讳磷缁”显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坚持个人信念的重视。即使面对饥饿和寒冷,只要能保持自己的道路不被世俗所羁绊,那么这些苦难也是可以忍受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外界困扰,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在、坚持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寄邓舍人二首·其二

白发书生意气完,确然行学效民官。

九天宫阙心长在,万里江河分亦安。

屡愧姓名尘荐牍,岂论明类必弹冠。

感公知遇如何报,唯有霜筠敌岁寒。

(0)

送客之三衢

今日忽相见,俄然又相别。

三衢山水清,好赏中秋月。

(0)

秦望阁

秦王昔东狩,猖狂慕长生。

訾黄杳不下,空山独含情。

瞻彼万仞势,强兹千载名。

居然作南屏,翠影临重城。

伊昔贤太守,乐此烟云轻。

凭高结华构,显敞资神明。

后来宅此地,决讼休群氓。

仰止镇静姿,仁心繇是闳。

东州七万井,利病随时平。

百姓望太守,云间引双旌。

政成宴宾从,笾豆陈前楹。

上下此相乐,于焉歌太宁。

眄想仲蔚隐,聿怀安石清。

荒湛焉用戒,终想愧峥嵘。

(0)

赠欧阳?

妙笔君今第一人,心欺造化夺天真。

精明形骨从来一,移入青缣作两身。

(0)

访吴尉不遇

人爱红尘我爱山,寻山重叩白云间。

子真避客游都市,月上梧桐未肯还。

(0)

秀溪寒食

十里喧阗锦绣川,鞦韆人健趁飞鸢。

花明柳暗丹青国,日薄云浓水墨天。

游女践成芳草径,画船冲散碧溪烟。

武陵谩说桃源好,屈指如今几百年。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