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忽忽到庭除,短褐经寒病却苏。
漫以诗书教儿子,懒将薪水倩童奴。
天涯每觉人情薄,眼界何知风景殊。
万里相逢君莫叹,好山无数簇城隅。
新春忽忽到庭除,短褐经寒病却苏。
漫以诗书教儿子,懒将薪水倩童奴。
天涯每觉人情薄,眼界何知风景殊。
万里相逢君莫叹,好山无数簇城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新春时节,个人境遇与外界环境的复杂感受。首联“新春忽忽到庭除,短褐经寒病却苏”展现了一种时间流转的紧迫感和个体从寒冷与疾病中恢复的喜悦。诗人穿着简朴的短褐,经历了寒冬的考验后,身体逐渐康复,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也暗示着精神层面的坚韧与重生。
颔联“漫以诗书教儿子,懒将薪水倩童奴”则透露出诗人对教育后代的用心与对日常琐事的懒散态度。他或许在思考如何通过书籍引导孩子成长,同时也流露出对繁琐家务的厌倦,选择让孩子们自己学习生活技能,体现了他对自由与教育方式的独特见解。
颈联“天涯每觉人情薄,眼界何知风景殊”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身处天涯,他感受到人情的淡薄,但同时又惊喜于不同地方风景的多样与独特,这种对比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尾联“万里相逢君莫叹,好山无数簇城隅”则是对朋友或读者的安慰与鼓励。诗人以乐观的态度提醒大家,即使相隔万里,重逢之时也不必过于忧伤,因为美好的事物——如环绕城市角落的好山,总能给人带来希望与慰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传递了对友情与自然之美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对教育的独到见解、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公昔隐居乌石冈,老观禅师同道场。
法主懒安共徜徉,李薛咨参互击扬。
摆脱利欲心清凉,是以能全此至刚。
黄巢兵乱来福唐,公力抗之不肯降。
欣然引颈齿剑芒,白乳上涌如雪霜。
老贼自谓暴无伤,才杀人半于南方。
公无爵位在周行,史臣不书名不彰。
后三百年丞相张,夜梦三贤与迎将。
翌日游山登公堂,宛如梦中貌昂藏。
再来为州剡奏章,赐名刚显烈有光。
葺祠为庙饰栋梁,普与州人奉肴觞。
于荐荔丹与蕉黄,岁时来享以为常。
我作铭诗刻其旁,千万亿载死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