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蟠蛰卧久潜踪,一旦青云得路通。
利物济人功已了,却遗凡骨返仙宫。
泥蟠蛰卧久潜踪,一旦青云得路通。
利物济人功已了,却遗凡骨返仙宫。
这首诗名为《龙洞》,作者是宋代诗人郑国辅。诗中描述了一条龙从长久的潜藏状态中觉醒,终于得以飞升青云,实现了它的使命——造福人间。完成了济世利人的大业后,它舍弃了凡胎,返回了仙宫。整首诗寓言性强,借龙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道德完满的赞美。诗中的“泥蟠蛰卧”、“青云得路”、“利物济人”、“返仙宫”等词句,充满了神秘与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的精神风貌。
老来吟拙自知羞,好景无诗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功名虚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卢仝屋,孤影自登王粲楼。
我欲乘风蟾窟去,安能与世共沉浮。
□客背时芳,何须晚节香。
人间方夏热,篱下自秋光。
便是重阳日,真成六月霜。
若教陶令见,应以醉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