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国清寺,往往狂士同。
丰干忽饶舌,曰在库院中。
刺史胡相访,把手归碧峰。
香药赍供养,说偈报愚蒙。
呵呵入岩去,内空内外空。
穴合弗更开,躅范觅何从。
玉人瞒不得,孰曰非形踪。
遁迹国清寺,往往狂士同。
丰干忽饶舌,曰在库院中。
刺史胡相访,把手归碧峰。
香药赍供养,说偈报愚蒙。
呵呵入岩去,内空内外空。
穴合弗更开,躅范觅何从。
玉人瞒不得,孰曰非形踪。
这首诗描绘了弘历对和阗玉寒山拾得入岩图的题咏,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中以“遁迹国清寺”开篇,暗示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接着,“往往狂士同”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往,也暗含了对自由不羁精神的向往。
“丰干忽饶舌,曰在库院中。”通过丰干的指点,引出了寒山与拾得两位僧人的故事,巧妙地将历史人物融入画面之中。而“刺史胡相访,把手归碧峰”则描绘了对两位僧人生活场景的想象,以及他们与来访者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佛法的包容与智慧。
“香药赍供养,说偈报愚蒙。”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僧侣修行生活的日常,也寓意着佛法的传播与教化,通过简单的供养与教诲,启迪人心,消除愚昧。
“呵呵入岩去,内空内外空。”最后两句以寒山拾得二人的形象结束全诗,通过“呵呵”的笑声,传达出内心的喜悦与解脱,而“内空内外空”则深刻地揭示了禅宗思想的核心——空性,即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万物皆空,唯有心性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题咏,不仅展现了弘历对艺术的欣赏,更蕴含了他对人生、佛法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