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紫菟裘,上白鹭亭,看吹洞箫。
望长庚鲸过,江横素练,回仙鹤度,月在青霄。
依约淮山,清冷风露,如到瀛洲听海涛。
浮图近,更玉铃金铎,初奏琅璈。人间梦境寥寥。
问故国繁华能几朝。
有千年枯井,龙沉凤怨,数丘黄壤,兔走猿嗥。
莫问荣华,不如归去。短棹孤篷乘夜潮。
翠岩下,耕白云二顷,胜种仙苗。
披紫菟裘,上白鹭亭,看吹洞箫。
望长庚鲸过,江横素练,回仙鹤度,月在青霄。
依约淮山,清冷风露,如到瀛洲听海涛。
浮图近,更玉铃金铎,初奏琅璈。人间梦境寥寥。
问故国繁华能几朝。
有千年枯井,龙沉凤怨,数丘黄壤,兔走猿嗥。
莫问荣华,不如归去。短棹孤篷乘夜潮。
翠岩下,耕白云二顷,胜种仙苗。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登临白鹭亭的景象,词人身披紫色皮衣,悠然欣赏着洞箫声中流淌的月色和江景。他看到鲸鱼游过,江面如白练般宁静,仙鹤翱翔,皓月当空。周围的淮山清冷,风露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仙境,听到的是海涛般的梵音。近处的佛塔传来悠扬的钟声,增添了神秘感。
词人感叹人间繁华易逝,千年古井见证着兴衰,龙凤之说寓含哀怨,数丘黄土下埋藏着历史的痕迹,动物的啼鸣更显孤独。他不再追求荣华,而是选择回归自然,驾一叶小舟,乘夜潮而行,向往在翠岩之下耕云种地,过着超脱尘世的生活,视种植仙苗为胜过世间一切。整首词意境深远,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