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
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
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
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诗人以轻松自如的笔触,勾勒出一副江上游人的情趣。孺子祠堂旁插着酒旗,游人在此停留品尝,似乎在推荐江边的蓠菜。白鸥欲降而又惊起,显得十分生动,它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与下文中的陈蕃解榻时相呼应。
"曾见陈蕃解榻时"一句,是诗人对往事的一种回忆。陈蕃是东汉末年的人,他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即他在解除官职后,还能保持其廉洁的品格,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这句话放在此处,或许是在暗示诗人自己也有一种超脱红尘的志趣。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生活态度。同时,这种借古人之口,抒发己见的手法,也颇具宋代文人的风雅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