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薄暮搔首,野烧不省何山。
犬吠村舂乍急,林疏贩籴人还。
船头薄暮搔首,野烧不省何山。
犬吠村舂乍急,林疏贩籴人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舟途中所见的一幅乡村晚景图。首句“船头薄暮搔首”,以“搔首”这一细微动作,生动地刻画出诗人面对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内心思绪万千的情态。接着,“野烧不省何山”,描述远处山间野火,却不知其源自哪座山峰,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犬吠村舂乍急”,随着夜幕的降临,村庄里传来狗吠声和舂米声,节奏突然加快,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动态感。这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着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节奏。
最后一句“林疏贩籴人还”,在稀疏的树林间,贩粮的人们正陆续返回,他们或许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储备粮食,或是为了家庭生计奔波。这一场景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晚景的宁静与生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忙碌与和谐,富有画面感和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古代乡村的独特魅力。
幽斋置图史,相与乐清辰。
世路宽鞿靮,心茅得斧斤。
圭蓬思魏阙,寤寐想枫宸。
困阨孟东野,羁穷朱买臣。
惠时空有策,知己尚无人。
迹退心犹锐,时穷道益伸。
凤潜倾帝阁,龙蛰望天津。
业负青云器,宁期白屋民。
第增材德富,休笑室家贫。
荜户此时隐,金门异日臻。
世途虽晏晏,边寇尚辚辚。
邂逅得归汉,箴规当借秦。
安危归指画,可否属经纶。
力振朝纲弊,期增治具新。
致君儒者事,康世士之仁。
蓄极符亨矣,无羞困辱身。
里巷参差一水间,水边相失复三年。
旧题想见风规好,清隐传闻志尚贤。
道路尚能谈旧事,林泉宁复挂尘缘。
迟回禄仕予真怯,不独无君郭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