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榭惬幽独,狂吟学解嘲。
露荷香自在,风竹冷相敲。
丧志嫌孤宦,忘机爱澹交。
仙山如有分,必拟访三茅。
池榭惬幽独,狂吟学解嘲。
露荷香自在,风竹冷相敲。
丧志嫌孤宦,忘机爱澹交。
仙山如有分,必拟访三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池塘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沉醉于自己的吟咏之乐。"池榭惬幽独"一句,就已经设定了整个画面,榭指的是水边的小屋或平台,这里是诗人隐居的地方,充满了幽静与孤独的氛围。
"狂吟学解嘲"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尽情地吟诵自己的诗歌,不受外界干扰,只有自我对自己的嘲讽。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个性,也显示了他与世俗的疏离。
接下来的两句"露荷香自在,风竹冷相敲"则描绘了池塘中的景象。露水滋润了荷花,使之散发出自然而清新的香气;微风吹过竹林,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与荷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丧志嫌孤宦,忘机爱澹交"这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对功名利禄失去了兴趣,对于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有所不满,但同时又喜欢那种淡泊的交往方式,这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仙山如有分,必拟访三茅"表达了诗人的一个愿望,那就是如果世上真有仙山,他一定会去拜访那位隐居在三茅峰上的高僧。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池塘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以及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切向往。
政槐云浓翠,榴火殷红,暑风凉细。
紫府神仙,向人间游戏。
瑞节珠幢,琼缨宝佩,炯冰壶标致。
经济规模,登庸衣钵,家传如此。
礼乐醇儒,诗书元帅,尽洗凡踪,平吞馀子。
敬简堂深,且从容一醉。
庆祉绵绵,功名衮衮,比衡山湘水。
更把阳和,从头付与,满门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