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莺语思何穷,一世荣华一梦中。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文章高韵传流水,丝管遗音托草虫。
春月不知人事改,闲垂光影照洿宫。
鸟啼莺语思何穷,一世荣华一梦中。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文章高韵传流水,丝管遗音托草虫。
春月不知人事改,闲垂光影照洿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复言的作品,名为《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其一四丈夫同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过往荣华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朋友间情谊和文学艺术传承的珍视。
"鸟啼莺语思何穷," 这两句表达了春日里鸟鸣莺歌引发的无尽思考,它们似乎在提醒人们世事无常,一切繁华都是梦幻一场。这里的“穷”字有深刻的哲理,指的是物极必反,荣华难以长久。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这两句是对古代忠臣李斯和名将邓禹的赞颂。作者通过他们的事迹,表达了对品德高尚、不忘初心者的敬仰,以及对后世能够继承正直之气的期望。
"文章高韵传流水,丝管遗音托草虫。"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文学艺术永恒流传的情景。文章如同清澈的溪流,经久不衰;音乐的美妙旋律虽已逝去,但依然能在自然中找到回响,这里强调了文化艺术超越时空的重要性。
"春月不知人事改,闲垂光影照洿宫。" 这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春天的月亮似乎不觉人间万象更新,只是在废弃的古迹上映射出悠闲的光影,这些景象让人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沧桑。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文学艺术永恒主题的探讨,表达了自己对于荣华梦醒、品德传承以及文化不朽的深切感悟。
空城雀,何不飞来人家住?
空城无人种禾黍,土间生子草间长,满地蓬蒿幸无主。
近村虽有高树枝,雨中无食长苦饥。
八月小儿挟弓箭,家家畏向田头飞。
但能不出空城里,秋时百草皆有子。
报言黄口莫啾啾,长尔得成无横死。
唐州将士死生同,尽逐双旌旧镇空。
独破淮西功业大,新除陇右世家雄。
知时每笑论兵法,识势还轻立战功。
次第各分茅土贵,殊勋并在一门中。
五色箱中绛服春,笏花成就白鱼新。
看宣赐处惊回眼,著谢恩时便称身。
瑞草唯承天上露,红鸾不受世间尘。
翰林同贺文章出,惊动茫茫下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