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燕山李使君,名园草木有清芬。
竹光夕度淮南月,松色秋连海上云。
九日登临来此地,百年忠厚见斯文。
酒阑怀我幽栖处,松树苍苍猿夜闻。
最爱燕山李使君,名园草木有清芬。
竹光夕度淮南月,松色秋连海上云。
九日登临来此地,百年忠厚见斯文。
酒阑怀我幽栖处,松树苍苍猿夜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对广陵李使君园林的赞美之作。首句“最爱燕山李使君”,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敬爱和对园林的喜爱,"燕山"可能暗示了主人的出身或居所背景。次句“名园草木有清芬”,通过描绘园中草木散发出的清香,烘托出园子的雅致与主人的高洁品格。
第三、四句“竹光夕度淮南月,松色秋连海上云”,运用了富有画面感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竹影斑驳,映照着淮南的月色,而松色在秋天与海上的云彩相连,展现出园林的宁静与深远。这两句诗运用了空间的跨越,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第五句“九日登临来此地”,点明了诗人是在重阳节这天游览,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最后一句“酒阑怀我幽栖处,松树苍苍猿夜闻”,在酒意微醺之际,诗人怀念起自己在幽静的环境中居住的日子,听到松林间猿猴的叫声,更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广陵李使君园的美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主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栋宇代巢穴,其来自三皇。
迹生固为累,经始增百王。
瑶台既灭夏,琼室复陨汤。
覆车世不悟,秦氏兴阿房。
继踵迷反正,汉家崇建章。
力役弊万人,瑰奇殚八方。
徇志仍未极,促龄已云亡。
侈靡竟何在,荆榛生庙堂。
应龙迁南方,霪雨备江干。
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
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
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
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
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
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
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
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
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暖景照悠悠,遮空势渐稠。
乍如飞雪远,未似落花休。
万带都门外,千株渭水头。
纷纭知近夏,销歇恐成秋。
软著朝簪去,狂随别骑游。
旆冲离馆驿,莺扑绕宫楼。
江国晴愁对,池塘晚见浮。
虚窗萦笔雅,深院藉苔幽。
静堕王孙酒,繁黏客子裘。
咏吟何洁白,根本属风流。
向日还轻举,因风更自由。
不堪思汴岸,千里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