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短艇认鱼家,开遍桃花处处霞。
三水共趋江口合,一峰低让树头遮。
重凭野槛思吟侣,甫试征衫惜岁华。
谁信黄塘今夜宿,鹃声十倍客愁加。
沿江短艇认鱼家,开遍桃花处处霞。
三水共趋江口合,一峰低让树头遮。
重凭野槛思吟侣,甫试征衫惜岁华。
谁信黄塘今夜宿,鹃声十倍客愁加。
这首清代诗人陈良玉的《三水道中和施星江明经韵》描绘了诗人乘船沿江而行的景象。首句“沿江短艇认鱼家”,写诗人乘坐简陋的小舟,沿途观察江边渔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次句“开遍桃花处处霞”则以春天盛开的桃花和满天红霞为背景,渲染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画面。
第三句“三水共趋江口合”,通过描绘三条水流汇合于江口的壮观场景,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和谐。第四句“一峰低让树头遮”,则是以山峰被树梢遮掩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第五句“重凭野槛思吟侣”,诗人倚靠栏杆,怀念一同吟诗作对的朋友,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一句“甫试征衫惜岁华”,诗人刚换上远行的衣衫,感叹时光匆匆,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景抒情,借景生情,通过描绘江景、桃花、山水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情和时光的深深思考。最后以“鹃声十倍客愁加”收尾,以杜鹃鸟的啼声加重了诗人的旅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剩有菱湖秋色好。
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邻船少。
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十里澄烟寒碧袅。
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秋渐老。
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
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凭谁道。
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
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
正是人无寐。更何堪、芭蕉摇雨,故添愁思。
犹记年时当夜永,伴我绣窗嬉戏。
还剪烛、摊书斐几。
共说种槐馀庆远,喜传家、能续青缃矣。
头角露,望吾弟。琼枝何意经霜萎。
最堪悲、临终合十,祝亲有子。
兔走乌飞三载疾,不见紫胞再世。
惭愧煞、北宫养志。
几欲长号声转咽,怕重伤白发思儿意。
天为我,暗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