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清波摘遍.采菱》
《泛清波摘遍.采菱》全文
清 / 戴珊   形式: 词  词牌: 泛清波摘遍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剩有菱湖秋色好。

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邻船少。

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十里澄烟寒碧袅。

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秋渐老。

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

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凭谁道。

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

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

(0)
鉴赏

这首《泛清波摘遍·采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烟雾缭绕的荻浦、风中摇曳的荷塘、清澈的菱湖秋色,以及采菱人悠扬的歌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开篇即以烟雾和微风渲染出一幅朦胧的景象,荻草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荷花在风中轻轻摇摆,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剩有菱湖秋色好”,点明了地点和季节,菱湖的秋色格外宜人。

接着,“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描绘了采菱人在湖心悠扬的歌声,歌声与湖水相映成趣,更添一份静谧之美。“邻船少。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十里澄烟寒碧袅”,通过描写船只稀少、茎叶柔软、桨声轻响、角刺牵衣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与和谐。

“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表达了采菱人对菱花的喜爱之情,即使经过了前汀,也未停下手中的棹。“秋渐老。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随着秋天的深入,菱花逐渐凋谢,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

最后,“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凭谁道。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诗人感慨于菱花的美丽与短暂,希望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珍惜时光,避免打扰到自然界的生灵。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怀念,希望与爱人一同分享这份美好,如同在镜子前共同照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情思考。

作者介绍

戴珊
朝代:清

字衣仙,号虹桥女史,钱塘人,懋女。湖北龙坪巡检湘潭梁传系室。有《庑下吟·附词》。
猜你喜欢

钱舜举松溪待渡图为姜司谏题·其一

翠黛连山绿涨堤,扁舟长倚岸东西。

人家知是吴兴往,还傍苕溪傍霅溪。

(0)

过鹞儿岭巡检司悼萧长史·其一

王门辅相真公选,老病思归竟不归。

尽职总知行直道,爱身翻见蹈危机。

山笼晓雾深迷戍,滩响寒涛近绕扉。

白首来经迁谪地,感怀惟有泪沾衣。

(0)

曾复铉雪舫斋

傍溪斋舍小于舟,含素凝华曙影浮。

已喜虚明宜宴坐,何妨安稳寄寒流。

檐前风絮疑翻浪,窗外瑶林欲隐洲。

自有诗书可娱兴,不消更向剡中游。

(0)

题竹寄萧安正

修竹纷纷荫石台,高楼新傍竹西开。

青天彩凤盘云下,白日鸾歌度涧来。

南阮诗书连绛帐,东山苍翠落银杯。

桃花流水三年别,又儗青春放棹回。

(0)

次韵答邓存诚见赠

清诗频诵解人颐,客里逢君恨独迟。

行枉高轩无隔日,坐谈虚馆屡移时。

潜心共慕颜生乐,携手俱忘墨氏悲。

从此相望巷南北,朝朝来往话深期。

(0)

题金学士画

谁写江皋趣,披图忆汉南。

清峦连岳麓,幽渚带湘潭。

树色浮青霭,岩光荡翠岚。

渔家临水静,禅刹与云参。

窈窕缘汀路,微茫隔浦帆。

平生萧散意,对此欲抽簪。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