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光寺晚眺·其三》
《灵光寺晚眺·其三》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尽洗苏王伪体篇,空山飞瀑泻寒烟。

山灵自展凌云手,妙写馀霞散绮天。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灵光寺晚眺(其三)》。诗中,诗人摒弃了苏东坡和王维等前人诗风的模仿,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灵光寺傍晚的景象。"尽洗苏王伪体篇"表达了对传统诗体的革新,强调了自我风格的追求。"空山飞瀑泻寒烟"形象地刻画了山间瀑布在寂静的暮色中倾泻而下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清凉的氛围。

"山灵自展凌云手"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灵以艺术创造力,暗示了瀑布如山灵施展的神奇之笔,描绘出余晖洒落天际的绚丽景色。"妙写馀霞散绮天"进一步赞美了这种自然景象的美妙,如同仙女挥毫泼墨,将天边的晚霞描绘得如锦似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山水之间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创新。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水龙吟.榕城望雨词二首,和家大人·其一

龙祠箫鼓黄昏,看看又上珠潭月。

碧云桑路,双鸠似悔,那回轻别。

著甚乾忙,牧童懒向,夕阳吹笛。

叹年光暗里,嫩晴瞒住,已催近梅天节。

江影才堪一尺。候春潮杳无消息。

野桥急溜,遮头破伞,画中空忆。

花尽都拚,千红并命,求他绿活。

便将他活绿,减公两鬓,一丝丝白。

(0)

莺啼序.檃栝兰亭序

永和九年癸丑,正暮春天气。

修禊事、因集兰亭,群贤少长咸至。

有修竹、崇山曲水,流觞列坐清湍次。

又何须弦管,始堪叙幽思。

宇宙甚宽,骋怀游目,信赏心乐事。

念吾辈、随分周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室庐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

要其间、静躁殊途,悲欢同致。

当其自得,内顾欣然,不知老将至。

迨他日、所之既倦,情随事改。一转瞬间,迹皆陈矣。

荣枯通塞,终归于尽,时移境变犹嗟悼,况千秋万岁都无几。

死生事大,昔人兴感之由,秖今若合符契。

临文嘅往,难喻诸怀,每不能自已。

固亦知彭殇悉妄,修短难言,以后视今,由视昔尔。

委心随化,斯诚妙旨。

同时所述皆足录,料尊前、怀抱初无异。

后人追溯芳踪,应览遗文,悠然感此。

(0)

莺啼序.春雪

蓬山片云缥缈,有璇台十二。

是几度、谪堕尘边,玉京谁念仙子。

问如此悤悤,瞒却春归,何苦迎春至。

怎知伊、不把情根,种来人世。

缟袂吹笙,银屏解佩,错认华鬘坠。

料舞破骊宫,上界羽衣惊碎。

只难忘、瑶天净果,道色相、而今空矣。

蓦催成,一霎昙花,三生流水。

便教真个,粉琢琼雕,也有时憔悴。

漫回首、凤城夜市。镇常酒熟羔肥,销金帐里。

瞥然换了,冷吟间醉。

断桥南岸凄凉月,向宵深梅花睡。

干卿甚事,替他多少春魂,洗出翠天红地。

天涯海角,惯受飘零,与侬无异。

留得影事模糊,还为落英吹泪。空山鹤梦醒来未。

休话尧时,万古荒寒意。

人间又写伤春字,最无端、酿作愁滋味。

剧怜门掩春深,高卧袁安,此时初起。

(0)

埽花游

水东路熟,便梦想须溪,旧游何许。借今证古。

对西山寸碧,锁眉无语。浪诩仙源,误了秦余伴侣。

共凝伫。问历劫燕莺,遗恨谁诉。重认携酒处。

但嫩柳迎人,菜花随步。倦红自舞。

笑伤春泪滴,未输儿女。怨入稠塘,料比玄都更苦。

棹歌去。纵流浪、怕吟前度。

(0)

念奴娇.丙辰端午后一日书事,次东坡赤壁韵

大千尘劫,问苍苍、主宰其中何物。

舜蹠孳孳同尽耳,谁遣湘累呵壁。

七圣曾迷,四凶非罪,一蹶终难雪。

云雷天造,古来安用英杰。

遥睇莽荡神州,咸池夕浴,瞰扶桑鼌发。

廿四陈编俱点鬼,狐貉一邱生灭。

共此销沈,流芳遗臭,也不争毫发。

潜移舟壑,有人麾日不修月。

(0)

虞美人·其九回文

窗红倚睡春人美。见梦双蛛喜。镜菱来照皱罗衣。

久坐绣帘风飏小花飞。飞花小飏风帘绣。

坐久衣罗绉。照来菱镜喜蛛双。

梦见美人春睡倚红窗。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