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
野花满髻妆色新,闲歌欸乃深峡里。
欸乃知从何处生,当时泣舜肠断声。
翠华寂寞婵娟没,野筱空馀红泪情。
青烟冥冥覆杉桂,崖壁凌天风雨细。
昔人幽恨此地遗,绿芳红艳含怨姿。
清猿未尽鼯鼠切,泪水流到湘妃祠。
北人莫作潇湘游,九疑云入苍梧愁。
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
野花满髻妆色新,闲歌欸乃深峡里。
欸乃知从何处生,当时泣舜肠断声。
翠华寂寞婵娟没,野筱空馀红泪情。
青烟冥冥覆杉桂,崖壁凌天风雨细。
昔人幽恨此地遗,绿芳红艳含怨姿。
清猿未尽鼯鼠切,泪水流到湘妃祠。
北人莫作潇湘游,九疑云入苍梧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夷女在山中采摘山蕉,河边缉纱的景象。野花装点了她的发髻,显得格外鲜艳,她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中回荡。诗人通过夷女的歌声,联想到舜帝时期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那时人们为舜帝的辛劳而感泣。
翠绿的山花凋零了,野草间留下了红色的泪痕。这一切都笼罩在青烟之中,杉树和桂树被细雨所覆盖,崖壁直插云天,风雨交加。古人在此留下的幽怨与美丽的景色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清猿”指的是猿啼声清亮,而“鼯鼠切”则是形容时间久远。泪水流到传说中的湘妃祠,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最后,诗人告诫北方的人不要轻易来潇湘游玩,因为九疑山的云雾和苍梧古道都充满了愁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传说的巧妙穿插,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妙觉慈悲主,身云莹碧霞。
光轮停夜月,璎珞缀千花。
无畏全心普,分形应类差。
圆通斯第一,名号遍恒沙。
处处得消息,头头感叹嗟。
和风飞语燕,斜日噪寒鸦。
昂首清尘眼,称名断苦芽。
谛观圆满相,砧杵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