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木落秋云飞,楚宫商歌今正悲。
青春白日不与我,当垆举酒劝君持。
出门驱驰四方事,徒用辛勤不得意。
三山海底无见期,百龄世间莫虚弃。
君不见金城帝业汉家有,东制诸侯欲长久。
奸雄窃命风尘昏,函谷重关不能守。
龙蛇出没经两朝,胡虏凭陵大道销。
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
淮南木落秋云飞,楚宫商歌今正悲。
青春白日不与我,当垆举酒劝君持。
出门驱驰四方事,徒用辛勤不得意。
三山海底无见期,百龄世间莫虚弃。
君不见金城帝业汉家有,东制诸侯欲长久。
奸雄窃命风尘昏,函谷重关不能守。
龙蛇出没经两朝,胡虏凭陵大道销。
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复的《长歌行》,是一篇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和个人抱负不能施展深切感慨的作品。诗中通过淮南木落、楚宫商歌等意象,抒发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悲凉情绪。
"青春白日不与我,当垆举酒劝君持" 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可挽回的无奈,以及对友人或同代人的关切,希望对方珍惜时光。
"出门驱驰四方事,徒用辛勤不得意" 揭示了诗人外出处理各种事情虽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最终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无力感和失落感充斥在诗人的心中。
接着的 "三山海底无见期,百龄世间莫虚弃" 强调了时间不等人,生命短暂,不应该空耗时日。这里的“三山”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也象征着远离尘世的理想之地。
"君不见金城帝业汉家有,东制诸侯欲长久" 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汉朝强盛时期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以及对统一和长治久安的向往。这里的“金城”指的是汉朝都城长安。
然而接下来的 "奸雄窃命风尘昏,函谷重关不能守" 揭示了历史上的变故,即使是雄伟的防御工事如函谷关,也无法阻挡时势的变化和权力的更迭。这里的“奸雄”指的是那些阴谋篡位的人,而“风尘昏”则形容动乱时代的混沌景象。
最后 "龙蛇出没经两朝,胡虏凭陵大道销" 和 "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 描述了历史变迁中王朝兴替、国力强弱的巨大变化,以及自然景观的永恒与人类活动的短暂。这里的“龙蛇”象征着皇权的更迭,“胡虏”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而“五陵松柏自萧萧”则是对历史遗迹和自然界物寂寞景色的描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兴衰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英雄落幕的无尽哀伤。
冥我抱元气,谁与化育侔。
千秋见墨妙,信笔雷电稠。
奋迅开老干,上有苍隼游。
侧目轻万里,雄视奴鸺鹠。
神存非在击,精爽惬隆秋。
噫余当壮岁,慕猎平原搜。
倾金购俊鹘,狐兔穷山丘。
调养既已适,所往同仇雠。
年衰谢驰骋,悔与物类尤。
今看图画里,空助草堂幽。
九月九日游东山,老僧不与深闭关。
古松无事相与闻,只有鸣琴流水间。
青山自高云满屋,春风似病景不足。
道人游山亦何意,青松到门问所至。
白云了了天地间,此中山景曾飞来。
我闻薇垣独空秀,故山明月此时后。
万转不动苍山高,云峰烟欲到清昼。
故人西望黄鹤楼,使我□之独眉绉。
君不见古人已没空青苔,我乎我乎今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