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牧翁泛舟韵》
《次牧翁泛舟韵》全文
明 / 程嘉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蚤闻南国翠蛾愁,曾见书飞故国楼。

远客寒天须秉烛,美人清夜恰同舟。

玉台传得诗千首,金管吹来坐两头。

从此烟波好乘兴,万山春雪五湖流。

(0)
鉴赏

这首明代程嘉燧的《次牧翁泛舟韵》描绘了一幅南国烟雨中泛舟的诗意画面。首句“蚤闻南国翠蛾愁”,以“翠蛾”比喻女子的秀美,暗示了诗人对南方美景和佳人的思念之情。次句“曾见书飞故国楼”,通过“书飞”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回忆和怀旧。

“远客寒天须秉烛”写出了游子在寒冷的夜晚需要持烛照明,增添了旅途的艰辛与寂寥,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的“美人清夜恰同舟”则将美丽的女子与诗人共度良宵的情景融入其中,营造出温馨的画面。

“玉台传得诗千首,金管吹来坐两头”两句,通过“玉台”和“金管”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与佳人共同吟诗作乐的文雅场景,展现了他们的才情与默契。

最后两句“从此烟波好乘兴,万山春雪五湖流”收束全诗,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出在这样的美景中乘兴而行,愿与佳人一同畅游山水,享受人生的逍遥与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有对南方风土人情的赞美,又蕴含着诗人对友情和爱情的向往,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泛舟之作。

作者介绍
程嘉燧

程嘉燧
朝代:明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猜你喜欢

达磨正宗,衲僧巴鼻。堪嗟迷者成群,开眼瞌睡。

头上是天,脚下是地。耳朵闻声,鼻孔出气。

敢问云堂之徒,时中甚么安置。

可怜双林傅大士,却言祇这语声是。

(0)

次韵野步

意行无远近,山径自横斜。

烟月生晴岭,风幡接暮霞。

影归巢幕燕,声散宿林鸦。

屣履相随处,僧垣即是家。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二

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

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0)

彼我不二

诸人行李处,非我君不能。

我今凭子力,还与汝同心。

彼我无差忒,超然绝古今。

千差非止水,生死自平沉。

对容谁不妙,拂袖省知音。

不堕机前路,明明定浅深。

其如未觉了,彼我徒自侵。

(0)

次韵张察推咏密印竹轩

卫尉才豪虽卓绝,溺志奢淫愧明哲。

罗绮丛中醉复醒,趁拍佳人不成列。

黄门侍郎天机深,傲世忘荣事高洁。

侯印公主不解颜,好竹之心了无节。

纷华必竟致青螺,恬澹有谁赓白雪。

此君佳致识者稀,千古清风与明月。

高僧欲现菩提心,种竹满轩功未彻。

婵娟人共得观临,萧瑟师当知演说。

率然相造师勿嗔,胜游本为吾僧设。

对君不惜洛生吟,更待诗酣歌一阕。

(0)

予至寿阳道因访造华严论李长者旧居

方山百里路崎岖,按部因寻长者庐。

伏虎已归天女去,陇头新见万松株。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