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申屠教谕》
《寄赠申屠教谕》全文
元 / 王祎   形式: 古风

学官本闲曹,博士非冗职。

人存政斯举,道在时乃适。

卓哉申屠君,令闻重圭璧。

耻随茂才名,羞蹈隐士迹。

前年擢乡书,比者承省檄。

束带主歙庠,横经拥师席。

想见百里间,文风变畴昔。

大音姑小鸣,浅蓄那浅测。

区区抱歆慕,所恨未良觌。

愿言执麟经,与子相扣击。

他年老韩门,敢用追湜籍。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写给申屠教谕的赠诗,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以及对申屠教谕的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学官本闲曹,博士非冗职”,表达了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对学者身份的尊重。接着,“人存政斯举,道在时乃适”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卓哉申屠君,令闻重圭璧”是对申屠教谕的赞美,将他的名声比作珍贵的圭璧,极言其德行和声望之高。接下来的“耻随茂才名,羞蹈隐士迹”则表明申屠教谕不满足于一般的学术成就,也不愿意像隐士一样远离尘世,而是追求更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境界。

“前年擢乡书,比者承省檄”描述了申屠教谕过去和现在的职位变化,显示出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和影响。而“束带主歙庠,横经拥师席”则具体描绘了他在教育岗位上的形象,展现了他作为教师的风采。

“想见百里间,文风变畴昔”表达了诗人对申屠教谕在教育领域带来的积极变化的期待和想象。接下来的“大音姑小鸣,浅蓄那浅测”运用比喻手法,说明了教育的力量虽小,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像大音希声,深藏不露。

最后,“区区抱歆慕,所恨未良觌”表达了诗人对申屠教谕的钦佩之情,以及未能亲自与其交流的遗憾。而“愿言执麟经,与子相扣击”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有机会与申屠教谕一起探讨学问,共同进步。最后,“他年老韩门,敢用追湜籍”则表达了诗人对申屠教谕的尊敬,以及自己未来可能追随其脚步,成为同样优秀的教育者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赞扬了申屠教谕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祎
朝代:元   字:子充   籍贯:义乌来山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新正与朝用唱答用其韵

海霞照屋晓光高,春事关心睡不牢。

人到百年一过客,吾当十日九挥毫。

时名满地忘消息,谐谑随宜散郁陶。

料理东风今有准,转头吹到使君袍。

(0)

泛麟湖

麟湖迢递片帆飞,夜月孤悬野烧微。

浊酒漫酾聊遣兴,霜毛初变慨知非。

停桡茅屋舂声急,路入寒塘渔唱稀。

楚客久谙虾菜味,五侯缨冕重相违。

(0)

石门夜泊

驿路迢迢送夕阳,石门湾共泊连樯。

买鱼人唤溪边棹,乞米僧归竹下房。

枫叶经霜多自落,罗衣临水不胜凉。

且沽尊酒浇离思,明日看山认故乡。

(0)

读史四首·其二

太宗剪隋乱,英武如神明。

惜哉绝世主,所学竟非成。

赏忠乐谏争,廷辱疑臣卿。

蕴古未为过,亟死遭严刑。

汉主六七作,文帝臻隆平。

恭俭出天性,懿德久逾真。

二君屹相望,允称汉唐英。

功业在青史,班班如日星。

(0)

登大观亭

名胜占舒州,儿时竹马游。

江声无昼夜,山色自春秋。

余墓鼯鼪啸,韩祠蝙蝠投。

白云将古意,千载共悠悠。

(0)

竹里

竹裹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竟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