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同山舍,萧然日杖藜。
饥鸥守冰沼,寒荠犯蔬畦。
霜逼晴空迥,霞牵晚照低。
城鸦栖已定,无事莫惊啼。
官舍同山舍,萧然日杖藜。
饥鸥守冰沼,寒荠犯蔬畦。
霜逼晴空迥,霞牵晚照低。
城鸦栖已定,无事莫惊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静谧而又带有寒冷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句“官舍同山舍”指的是官府的住宅和山中的茅舍在这深冬时节看起来是一样的简陋与寂静,“萧然日杖藜”则形容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到地面上的枯黄草木,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接着“饥鸥守冰沼”写出了饿鸟在结冰的水面上等待时机觅食的情景,“寒荠犯蔬畦”则是说寒冷的气候使得野菜也受到了影响,生长在田埂之中。这些描写都传达出冬日的萧瑟与生命力度过严寒的坚韧。
“霜逼晴空迥”和“霞牵晚照低”两句则是对天气的描述,霜花覆盖了晴朗的天空,而晚霞却拉得很低,使人感到冬日的短暂与昏沉。最后,“城鸦栖已定,无事莫惊啼”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宁静而又寒冷的季节里,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不为琐事所扰。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淡然,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学中对自然美感受的深刻。
浅山嶙嶙,乱石矗矗,山石硗聱车碌碌。
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
出乎两崖之隘口,忽见百里之平陆。
坡长坂峻牛力疲,天寒日暮人心速。
杨褒忍饥官太学,得钱买此才盈幅。
爱其树老石硬,山回路转。高下曲直,横斜隐见。
妍媸向背各有态,远近分毫皆可辨。
自言昔有数家笔,画古传多名姓失。
后来见者知谓谁,乞诗梅老聊称述。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乃知杨生真好奇,此画此诗兼有之。
乐能自足乃为富,岂必金玉名高赀。
朝看画,暮读诗,杨生得此可不饥。
江天雨霁秋光老,野气川云净如扫。
投空飞鸟杂落叶,极目斜阳衬衰草。
平沙争渡人鹄立,长亭下马障泥湿。
累累红果络青篾,未霜先摘犹酸涩。
客中虽云贪路程,买薪籴米常留行。
茆檐独坐待僮仆,不闻人声闻碓声。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