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在何许,疑是青天上。
矫首溯西风,溪云断人望。
长安在何许,疑是青天上。
矫首溯西风,溪云断人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可能象征着远方的理想或故乡)的遥想和向往。首句“长安在何许”以疑问的方式表达出诗人对长安位置的追寻,暗示长安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疑是青天上”运用夸张手法,将长安比作高洁的青天,表达了对长安的崇高想象和难以触及的神秘感。
“矫首溯西风”描绘诗人抬头仰望,逆着西风的方向凝视,显示出他对长安的深深思念和期待。“溯”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翘首期盼的姿态,而“溪云断人望”则通过描绘溪流上空的云雾遮挡视线,进一步强化了长安的遥远与模糊,同时也增添了诗境的苍茫和寂寥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画面感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遐思,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怀乡之情和理想追求的主题。
贺白文章,英卫规模,簪缨世家。
更襟怀,芳润光风齐月,笔端奇伟,春藻天葩。
课最严城,升班清禁,蔽芾棠阴人竞夸。
争知道,富恩波衮衮,万顷无涯。清辉庭桂方花。
映潋滟仙杯浮紫霞。
庆云龙风虎,明良际会,鸿勋骏业,重叠辉华。
寿挹南峰,福迎庐水,未羡还丹九转砂。
从此去,看腰黄眼赤,迤逦堤沙。
夜寒枕席跳霰珠,夜深我睡霰亦无。
未晨仆起索炊火,怪见满地琼瑶铺。
我行至此不得止,但倚红酒为先驱。
路逢十店九闭户,苦寒正自无薪刍。
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
前山欲融未融处,玉龙浮动青珊瑚。
藤梢竹刺时点缀,寒食野花栖路隅。
小车行雪真有益,平生看画无此笔。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
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
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
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题舆小驻樵川。
常只恐祖生先著鞭。
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
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
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
燕寝香凝,官事了、诗情充溢。
归后院、花容争媚,柳眉添碧。
老子胡床常自叹,轻裾长袖从何觅。
探城楼、此际夜如何,更筹一。人已老,春将毕。
临曲水,才旬日。快朝来雨过,鱼儿争出。
淡酒一杯空酩酊,黄堂千骑真安逸。
问朱轓、何日到丘园,联綦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