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失其真,由人认识神。
识神生死本,仇怨结交亲。
圣学失其真,由人认识神。
识神生死本,仇怨结交亲。
这首诗出自明代邹元标的《偶占七首》之四,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对圣学的理解与实践。诗中以“圣学失其真”开篇,点明了圣学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偏离了原本的真理,强调了个人对圣学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性。
“由人认识神”,进一步阐述了圣学的真谛需要通过人的智慧去领悟和把握,而非盲目接受或遵循表面的教条。接着,“识神生死本,仇怨结交亲”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指出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圣学时,往往会陷入对生死本质的误解,导致原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变得对立和冲突。这里“神”可以理解为圣学的精髓或真理,而“仇怨”与“结交亲”则反映了人们在理解和实践圣学过程中的态度和结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圣学真谛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们在追求和实践圣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的警醒。它提醒读者,在探索和理解圣学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本质,避免陷入表面的理解和偏见之中。
敝貂冲寒马声湿,馀杭门外送归客。
去年曾送六朱幡,今年又送四千石。
更有三令相后先,采不盈筐去如织。
濛濛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
独立长空倚天壁,几度乞归归未得。
贰卿荦荦天与姿,不肯随俗相脂韦。
声名早落虞舜聪,霞裾云佩明春晖。
虞舜已死不复返,云埋苍梧天地悲。
万物兴歇各有期,人生出处宁无时。
揽裾结佩下霄汉,苟得吾志官无卑。
史臣昨侍玉皇案,爱民一语何孜孜。
愿公领此深长思,民力竭矣谁其知。
更须同志共此事,则公且去吾亦归。
天磨团团任往还,莫将止处认兼山。
水归寒谷敛秋练,木落前峰明晓鬟。
天度已归参井后,日行又值斗箕间。
若知此处真消息,血气浮名总是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