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前韵别寄耿时举二首·其一》
《用前韵别寄耿时举二首·其一》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树犹如此我何堪,赖有随斋可剧谈。

少日声称满中外,几年词采秀东南。

诗坛欲借背城一,材馆均蒙吐哺三。

每见匆匆又分去,与公交淡不须甘。

(0)
注释
树犹如此:树木尚且如此坚韧。
我何堪:我却难以承受这种压力。
赖有:幸亏有。
随斋:一处可以交谈的地方。
剧谈:畅谈。
少日:年轻的时候。
声称:名声在外。
满中外:遍布国内外。
词采:文学才华。
秀东南:在东南地区最为出色。
诗坛:诗歌界。
材馆:才学聚集之地。
吐哺三:指多次给予机会和指导。
每见:每次见面。
匆匆:匆忙。
分去:离去。
公交淡:交往淡泊。
不须甘:无需过于执着。
翻译
树木尚且如此,我又怎能承受,幸好有随斋可以畅所欲言。
年轻时名声远播国内外,近年来文采飞扬在东南一带。
在诗坛上我也想奋力一搏,才学馆中也承蒙多次厚待。
每次相见总是匆匆离去,与朋友交往淡然处之,无需过于执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现实处境的无奈。开篇“树犹如此我何堪”,用树木比喻自己的坚守与孤独,表达了对朋友离别后的不舍和内心的凄凉。“赖有随斋可剧谈”则表现了词人依靠书房中的友情和文学交流来慰藉自己。

接着,“少日声称满中外,几年词采秀东南”表明诗人在年轻时就已小有成就,其文学才能在国内外乃至东南地区都颇受赞誉。这里的“词采秀东南”既指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可能暗示其所处的地域。

“诗坛欲借背城一,材馆均蒙吐哺三”则显示了诗人对文学地位的渴望和现实中的挫折。在这里,“诗坛”指的是文学界的高峰,而“背城”可能象征着某种困境或挑战;“材馆”即藏书的地方,通常代表知识与学问;而“吐哺三”则是对文学成就的一种夸张说法,意指大量的作品。

最后,“每见匆匆又分去,与公交淡不须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易逝和交往淡薄的无奈。这里“匆匆”形容朋友们离别的仓促,而“与公交淡不须甘”则是对这种淡泊交游态度的一种释然,似乎在说尽管如此,但也不必过于执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文学地位的反思,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面对现实时的自我安慰与超脱。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道人矶·其二

道人身名两俱槁,道其所道非吾道。

横江两石作钓矶,不似严陵台上好。

(0)

塔子山

已过鲁家洑,犹瞻石首山。

水随江缭绕,山逐岸回环。

雨泊芦洲畔,舟行晚照间。

贪看洞庭好,不作沌中还。

(0)

过客谈梁彭州之政不容口闻为虚额所困欲引去予愿其少留以福千里辄寄恶诗

籍甚吾年友,彭州誉正驰。

那因困虚额,遽欲丐真祠。

勿谓徒劳耳,终须日教之。

家传治称最,自有九重知。

(0)

续访得七人.温御史

谁坐绣衣石,曾落金吾胆。

不戮拥靴人,至今有馀憾。

(0)

梁彭州归自道山溯流入峡以二诗见寄因次其韵·其二

壮夫白首两同年,又继钱塘唱和篇。

十载音书天上雁,一江风雪峡中船。

西州贤守得高适,东观人才推孟坚。

紫陌曾陪探花马,姓名深愧在卢前。

(0)

州宅杂咏.万卷堂

书读万卷破,少陵观国初。

登堂吾有愧,头白腹空虚。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