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身名两俱槁,道其所道非吾道。
横江两石作钓矶,不似严陵台上好。
道人身名两俱槁,道其所道非吾道。
横江两石作钓矶,不似严陵台上好。
这首诗《道人矶(其二)》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比道人与严陵台上的钓鱼者,表达了对道与行道的理解和思考。
首句“道人身名两俱槁”,描绘了一个道人的形象,身与名都已枯萎,暗示了道人追求的道与世俗的名声、身份相悖,可能在世俗眼中显得平凡或被忽视。接着,“道其所道非吾道”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道人的行为与他人所理解的道不同,可能是因为他追求的是更为内在、更为纯粹的道,而非外在的形式或众人所熟知的路径。
后两句“横江两石作钓矶,不似严陵台上好”,通过对比,将道人与严陵台上的钓鱼者进行对比。严陵台上的钓鱼者可能象征着一种被世人认可的成功或成就,而道人选择在江边以两块石头为钓矶,似乎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非外界的赞誉或物质的富足。这里,王十朋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道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正之道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对道与行道的不同理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正之美的向往。
啼莺催去,便轻帆东下,居然游子。
我似春风无管束,何必扬舲千里?
官柳初垂,野棠未落,才近清明耳。
归期自问,也应芍药开矣。
且去范蠡桥边,试盟鸥鹭,领略江湖味。
须信西泠难梦到,相隔几重烟水。
剪烛窗前,吹箫楼上,明日思量起。
津亭回望,夕阳红在船尾。
江城雁叫天如水,寒色苍苍草木死。
哀歌未断月东出,有才无命可流涕。
今我不乐思梅州,束带深衣百僚底。
天下规矩见卓绝,龙章麟角诸公子。
白头时节得蛮府,归来闭门呼不起。
惆怅平生狗马病,风后力牧长已矣。
为公问酒日日酤,薰天富贵忧患始。
旭日射山岩,岚光如翠色。
鸣凤在高柯,育雏傍崖侧。
风来楸叶红,寒雁起塞北。
江流护周回,天澄云影碧。
碲礴气氤氲,鸿濛太古积。
灵秀峙嵯峨,仰瞻常晨夕。
倚天来何时,孰谓题名籍。
朱湖洞中仙,蟠桃径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