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三首·其二》
《念奴娇三首·其二》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啼莺催去,便轻帆东下,居然游子。

我似春风无管束,何必扬舲千里?

官柳初垂,野棠未落,才近清明耳。

归期自问,也应芍药开矣。

且去范蠡桥边,试盟鸥鹭,领略江湖味。

须信西泠难梦到,相隔几重烟水。

剪烛窗前,吹箫楼上,明日思量起。

津亭回望,夕阳红在船尾。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游子离家远行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未来的期待。

“啼莺催去”,开篇即以莺啼之声渲染出离别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位即将远行的游子送行。接着,“便轻帆东下,居然游子”,轻快的帆影在东方缓缓驶去,游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充满了自由与洒脱的气息。

“我似春风无管束,何必扬舲千里?”诗人以春风自比,表达了自己不受拘束、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官柳初垂,野棠未落,才近清明耳”则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生机勃勃的氛围,暗示了旅程的美好开端。

“归期自问,也应芍药开矣”,诗人以芍药花开作为归期的象征,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且去范蠡桥边,试盟鸥鹭,领略江湖味”,诗人选择与鸥鹭为伴,体验江湖的自由与宁静,展现了他追求心灵自由的一面。

“须信西泠难梦到,相隔几重烟水”,诗人以西泠为喻,表达了对远方难以触及的向往,同时又感叹于距离的遥远。最后,“剪烛窗前,吹箫楼上,明日思量起”,诗人想象着夜晚的温馨场景,以及未来对这段旅程的回忆,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津亭回望,夕阳红在船尾”,结尾处,诗人回首望去,夕阳映照在船尾,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寓意着旅程虽远,但心中总有温暖与希望的光芒。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舞马图

独立天衢骨相奇,缣缃犹记写真时。

开元天宝今陈迹,舞破中原马不知。

(0)

哭李息斋大学士·其二

从游僧寺醉江天,疑语山亭濯涧泉。

能悟庄周齐物论,能参居士在家禅。

竹西卜宅他乡老,花底归朝上界仙。

寄我楚江烟雨笔,每悬素壁一潸然。

(0)

棣华堂为钱塘罗云叔题

江空暗雨飞鸿杳,天长古道行人少。

芳草池塘梦欲迷,紫荆庭下无人扫。

谁似君家常棣华,炫日矜春长媚好。

文采风流诏谏孙,诗书满屋来华轩。

我闻同姓古所敦,尺布斗粟何足论。

(0)

顾恺之秋江晴嶂图二首·其二

静日携筇溪水头,何如风景鄣图收。

与君相对坐不语,祇领千林万壑秋。

(0)

马和之卷

回岚洞壑玉参差,满地浓阴日影迟。

寂寂柴门云自合,深深灌木鸟仍窥。

沧浪唱晚空天地,绿绮寻幽过竹篱。

岂是柴桑归去者,时临清浅赋新诗。

(0)

寿何平章

位正三台拱太微,德人山立玉扬辉。

致身直道难谐俗,救世危言易触机。

空谷霜严苍桧在,长空雨尽白云归。

閒庭燕坐观春草,依旧东风自款扉。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