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和之卷》
《马和之卷》全文
元 / 邓文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回岚洞壑玉参差,满地浓阴日影迟。

寂寂柴门云自合,深深灌木鸟仍窥。

沧浪唱晚空天地,绿绮寻幽过竹篱。

岂是柴桑归去者,时临清浅赋新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句“回岚洞壑玉参差”,以“回岚”形容山间云雾缭绕,与“洞壑”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新的氛围。“玉参差”则形象地描绘了山石或树木在云雾中的隐约轮廓,如同镶嵌着玉石一般,美不胜收。

接着,“满地浓阴日影迟”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深邃。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冠,洒下斑驳的日影,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里的“浓阴”不仅指树木繁茂,也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逝,仿佛连时间都变得悠长而缓慢。

“寂寂柴门云自合,深深灌木鸟仍窥”两句,通过“寂寂”的柴门和“深深”的灌木丛,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生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仍有鸟儿在灌木中窥视,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灵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静与动巧妙融合,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沧浪唱晚空天地,绿绮寻幽过竹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似乎在吟唱着古老的歌谣,伴随着晚霞的余晖,穿越苍茫天地。而“绿绮”则可能是指琴瑟之类的乐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雅。通过“寻幽过竹篱”,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岂是柴桑归去者,时临清浅赋新诗”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并非真正的归隐者,而是时刻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创作出新的诗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暗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与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邓文原
朝代:元   字:善之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生辰:公元1258年至1328年

邓文原(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猜你喜欢

奉祝陆老师八十寿·其二

联镳曾醉曲池江,几度寄怀夜月窗。

白简霜飞青琐闼,高霄风卷碧油幢。

忽惊消息凭鱼达,且倒辞源可鼎扛。

极目仍怜云树渺,何时花底共缶缸。

(0)

映岩堂桃花盛开·其一

迟迟日度垣,风挟夭桃翻。

堪缀寿阳额,疑酣妃子魂。

谁知南国署,却似武陵源。

载酒宜花下,红英扑晚樽。

(0)

同陈轶今暨儿侄辈游七星岩因雨先还

绝顶攀跻昔也曾,新开宝刹卧闲僧。

路迷峭壁乘风陟,宫隐琪林挟霭登。

七曜光浮清沼影,千峦飞动白云层。

无端暮雨催归急,欲尽探奇却未能。

(0)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其二

国栋如公也杞楠,十年谢屐古冈南。

如何推毂蒲轮日,遂策乘云驾鹤骖。

贯索星悬谁可及,空怜舂杵讵能堪。

天涯絮酒和涕洒,衡岳风凄望蔚蓝。

(0)

读曾旅庵居士诗述怀

少壮喜求友,湖海多所遇。

暮年恋空谷,鹿豕相群聚。

虽与鹿豕群,中情良疾固。

诚感心有应,朋来惬私慕。

壬午九师归,乙酉顶伭附。

丙戌恽入华,避乱幸流寓。

数子惠嘉言,如渴得甘露。

所恨聚不常,时节因缘误。

何期戊子春,更听潮音句。

拜手读数回,此意向谁诉。

(0)

前题

浮云渐远净河山,白社追欢恣往还。

既可掀髯谈世外,不妨把臂傲林间。

贻将兰茝薰衿佩,拂却尘埃驻镜颜。

文藻有灵邀此日,从容吟就大巫删。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