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伤春经病起,日长慵下妆楼。
慧因悔向隔生修。草偏栽独活,花未折忘忧。
一幅生绡窗下展,亲将小影双钩。
画成未肯寄牵牛。只缘描不出,心上一痕秋。
记得伤春经病起,日长慵下妆楼。
慧因悔向隔生修。草偏栽独活,花未折忘忧。
一幅生绡窗下展,亲将小影双钩。
画成未肯寄牵牛。只缘描不出,心上一痕秋。
这首《临江仙》由清代诗人浦梦珠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伤春病愈后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首句“记得伤春经病起”,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经历的季节变换与身体的病痛,暗示了她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对当前状况的感慨。接着,“日长慵下妆楼”一句,通过描述主人公在漫长日子里的慵懒与不愿外出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疲惫与疏离感。
“慧因悔向隔生修”一句,借用了佛教中的“慧因”概念,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过去行为的反思与后悔,暗示了她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觉醒与成长。接下来,“草偏栽独活,花未折忘忧”两句,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栽种草木与未折花枝的行为,隐喻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寻求自我安慰与坚持自我的态度。
“一幅生绡窗下展,亲将小影双钩”描绘了主人公在窗前展开画布,亲自勾勒自己身影的画面,既表现了她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她对自我形象的重视与审视。最后,“画成未肯寄牵牛。只缘描不出,心上一痕秋”则揭示了主人公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无法完全捕捉到心中的情感与秋意,表达了她对情感表达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主人公在伤春病愈后的复杂心境,以及她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自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