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在与超脱。"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没有任何心理的障碍和束缚,是一颗自由的心灵。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在早晨进入洞庭湖畔,在晚上返回巫峡之深,整个过程中,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这一句,通过对比自然界动物行为的描写,反映出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最后两句"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则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希望像高唐(古代著名山峰)一样不藏匿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寄寓着对未来雨水的期盼,就像土地渴望着滋润一样。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交融,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金雀屏翠羽,红翎照帘幕。
马上郎君双箭飞,佳期不负蓝桥约。
蓝桥咫尺间,青鸾去复还。
桃花晓泛春江暖,玄霜夜捣仙宫闲。
仙宫閒,情窈窕。重开金雀屏,拍手迎郎笑。
流苏帐暖酒微醒,银烛花高漏声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