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沉蜥蜴,道士召风雷。
人事空多枉,天心自欲回。
时非汤世运,地薄楚人哀。
云汉忧方剧,聊输笑口开。
儿童沉蜥蜴,道士召风雷。
人事空多枉,天心自欲回。
时非汤世运,地薄楚人哀。
云汉忧方剧,聊输笑口开。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喜雨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和深沉的情感。首句“儿童沉蜥蜴”写出了儿童们在雨后可能捕捉蜥蜴嬉戏的天真场景,反映出农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的亲近。次句“道士召风雷”则借道士祈雨的形象,暗示了对上天降雨的期盼和对人力无法改变天气的无奈。
“人事空多枉”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和徒劳无功的感慨,认为人的努力往往难以扭转乾坤。然而,“天心自欲回”又暗示着即使人力有限,天意似乎也在回应人们的期待,带来了这场及时雨。
“时非汤世运,地薄楚人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当下与历史上的盛世(如商汤时期)对比,强调了当前社会的艰难,而“地薄楚人哀”则借用了楚国人民的典故,表达出地方百姓的困苦和哀愁。
最后两句“云汉忧方剧,聊输笑口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喜悦交织,虽然忧虑雨量是否足够缓解旱情,但仍因雨的到来而露出一丝笑容,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天降甘霖的欣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儿童和道士为引子,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商道昔波荡,周王网九围。
二子如冥鸿,翩然独高飞。
周粟固可耻,薇亦周之薇。
云胡挟孤愤,了不悟众诽。
天地有正气,日月无斜晖。
惜哉权一字,谬误无已时。
武德纣之虐,贤者诚知之。
为欲扶此教,之死不愿违。
吁嗟臣道薄,千载常凄其。
欲上西山望,草际露未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