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人强以二锾多取渔人之鱼余增百钱与之作渔父行》
《舟人强以二锾多取渔人之鱼余增百钱与之作渔父行》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古风

老父家住逢家洲,无田可种渔为舟。

春和夏炎网头坐,茫茫不觉秋冬过。

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

朝餐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

今朝何人买鲜鲫,直得千钱酬二百。

抛钱帆去了不应,却谢君子为增益。

嗟嗟莫怨行路人,满江风月侬最亲。

但看渔翁更强健,银刀赤尾长鳞鳞。

(0)
翻译
我父亲居住在逢家洲,没有田地只能以捕鱼为生。
春夏季节坐在渔网上,时间匆匆过去,不觉已是秋冬。
每日卖鱼收入微薄,不足百钱,一家四口生活困苦,妻儿相依为命。
早晨吃饱了晚上却挨饿,空手回到芦苇湾休息。
今日谁来买我的鲜鲫鱼,出价千钱只肯卖二百。
买家扔下钱后扬帆离去,我不回应,反而感谢君子的慷慨增益。
哎呀,别怪过路的人,江上的风月才是我最亲近的。
只要看那渔翁依然健壮,手持银刀,捕获的鱼儿鳞片闪闪。
注释
逢家洲:地名。
渔为舟:以捕鱼为生。
网头坐:在渔网上坐着。
茫茫:时间漫长。
妻儿三口:妻子和孩子。
煎:煎熬。
夕不饱:晚上也吃不饱。
芦湾眠:在芦苇丛中休息。
鲜鲫:新鲜的鲫鱼。
酬二百:卖价两百钱。
不应:不回应。
增益:增加收益。
行路人:过路人。
风月:自然景色。
渔翁:打渔的人。
银刀:闪亮的鱼刀。
赤尾长鳞鳞:红色尾巴的大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渔夫的生活艰辛。他居住在逢家洲,无田可耕,只能以捕鱼为生。春夏季节,他坐在渔网上辛勤劳作,时间飞逝,不知秋冬已过。他的收入微薄,一日所得不足百钱,一家三口生活困苦,常常食不果腹,夜晚只能在芦湾中空手而眠。

诗人袁说友通过此诗展现了渔夫的悲惨境遇,今日有人出高价买鲜鲫鱼,渔夫虽不愿接受,但还是感激对方的慷慨,增加了他的收入。诗人感叹,行路之人并非无情,反而江上的风月更亲近渔夫。最后,诗人以渔翁的形象作结,虽然生活艰难,但渔翁依然身体健壮,手中银刀所捕的鱼鳞光闪闪,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渔夫坚韧生活的敬意。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送崇厚归乡·其一

君家兄弟联双璧,馆阁怀归次第归。

想见吉阳秋雨霁,江天鸿雁一行飞。

(0)

题海天秋兴图·其二

已共安期汗漫游,海天空望白云秋。

骖麟跨凤知何处,应在三山与十洲。

(0)

夜雨次韵寄蔡用严杨仲举·其二

江边园里擅幽居,清酒香茶夜不虚。

定是不闻风雨发,半酣高咏漆园书。

(0)

题萧贯竹

萧生读书处,有此双琅玕。

永日吾伊静,晴空看翠鸾。

(0)

题扇寄余正安

倭麻来海外,裁扇剧清真。

还凭玉堂笔,写寄玉堂人。

(0)

题弼侄山水·其二

天涵洞庭水,云带洞庭山。

永日谈经罢,凭轩一解颜。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