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室仙经玉作函,一编当复翠鸾衔。
即今尚喜观书眼,月射清池电耀岩。
藏室仙经玉作函,一编当复翠鸾衔。
即今尚喜观书眼,月射清池电耀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雅致的画面。"藏室仙经玉作函",开篇便以珍奇的玉质函盛放古老的仙经,暗示了书籍的珍贵和超凡的气质。"翠鸾衔"进一步增添了奇幻色彩,想象中是翠色的鸾鸟也参与了这份神秘的传递,寓意着知识与灵性的高洁。
"即今尚喜观书眼",诗人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与敬仰,即使在当下,仍然欣喜于通过读书来增长智慧。"月射清池电耀岩"则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读书如同月光洒在清澈的池水,照亮了知识的岩壁,给人以启迪和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了读书的愉悦和书籍的神圣,以及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光照作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学问的崇尚和追求。
试望愁城,天地无光,壮士吞声。
奈悲秋宋玉,不堪长恨;伤春杜牧,未免多情。
万斛纷来,百端交集,方寸之心难与争。
叹人世,黯然销魂,惟此为深。仆今奉教先生。
毋劳尔神兮摇尔精。使王乔与我,遨游而逝;
黄公与我,歌咏而行。
寂寞为床,玄虚为宇,叱咤驱愁服上刑。
愁休矣,逝将适乐土,实获吾心。
雨馀如沐。正暑气乍消,阶除新绿。
有客樽开琥珀,骈罗丝肉。
珠帘高捲斜阳里,扇薰风、小堂花竹。
遏云弦管,忘形亲串,清欢何足。叹当日、陈隋竞逐。
看萤苑迷楼,皆成荒麓。重演繁华莲镜,光涵冰玉。
扬州烟月浑如旧,更谁翻、夜游清曲。
兴亡一梦,且酬佳夕,笑燃银烛。
客舍东风,高城夜角,灯火千家闭楼阁。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
颂椒篇,屠苏酒,成差错。闻说笙歌归院落。
闻说画堂垂绣幕。爆竹声声总萧索。
浮踪滞留残蜡后,音书悔订春前约。
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
甚朝来、斜风细雨,观鱼正有佳趣。
绿蓑青笠寻常挂,谁道水乡难寄。堪画处。
最好是、荻花乱点舟三四。鸥飞鹭起。
更落网惊腥,呜榔畏响,潭有老蛟睡。
红尘路,比与烟波名利。寻思总是难事。
华亭唳鹤东门大,何似得鱼情味。君试觑。
绕平湖、水云十里皆生计。红鳞买醉。
世事不相关,柳阴欹枕,湖上晚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