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东风,高城夜角,灯火千家闭楼阁。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
颂椒篇,屠苏酒,成差错。闻说笙歌归院落。
闻说画堂垂绣幕。爆竹声声总萧索。
浮踪滞留残蜡后,音书悔订春前约。
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
客舍东风,高城夜角,灯火千家闭楼阁。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
颂椒篇,屠苏酒,成差错。闻说笙歌归院落。
闻说画堂垂绣幕。爆竹声声总萧索。
浮踪滞留残蜡后,音书悔订春前约。
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千秋岁引·除夕》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开篇以“客舍东风”和“高城夜角”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词人身处异乡,夜晚听到城楼的号角声,万家灯火却紧闭,更显其旅途的凄凉。“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被忽视,自己却身处困境的感慨。
接着,词人提及传统的节日习俗,如“颂椒篇,屠苏酒”,但这些庆祝活动在他心中却是“成差错”,因为它们并未带来预期的欢乐,反而加重了他的思乡之情。听到远处的笙歌和画堂的热闹,词人心中更加落寞,“爆竹声声总萧索”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冷清。
词人感叹自己漂泊不定,新年之际仍未能归家,只能在“残蜡后”回味过去的约定,心中充满遗憾。“音书悔订春前约”表达了对过去决定的后悔,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最后,词人在梦中和枕上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份深深的思念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孤独的旅人形象,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乐轩世俗文不工,场屋此生难遭逢。
百年饿死真可惜,人命只在田亩中。
远行直到西融州,客装收拾来归休。
江滩象窟百无忧,却陷人心危险头。
海上曾琚本亭户,日在公门骋词诉。
下乡老妪何大娘,小郎遗业孤女当。
主婚老妪贪聘资,将女嫁与曾琚儿。
女将三十年及格,依法卖田何所疑。
乐轩信己因信人,岂识两家俱不仁。
曾琚文约只要钱,钱被何偷反讼田。
牙绯县宰坐县亭,官是堂除岂不精。
老胥代判为纵横,知县依书那得平。
却监媒人宋五九,备钱还我钱何有。
提点八州刑狱使,重念八州冤曲事。
许人越诉榜通衢,有状不禁拦轺车。
轺车晓出平旦归,千人百人周四围。
车中呼入使者笑,观感人多涕沾衣。
笑者笑何意,吾不聪明渠不至。
感者泣何为,赴愬容易殊曩时。
文书山积难稽考,胥吏依前颜色好。
乐轩辞说如直弦,外台判下不改前。
州府监钱何妪还,吏人掌客生艰难。
因循六十日,公事无了毕。
胥徒去复来,索酒需财食。
乐轩一片杞菊怀,遂令奔走生尘埃。
春雨吹散春风回,奇花异奔相迎开。
百千阿堵何足道,呜呼何媪岂人哉。
叱散胥徒吾不取,抱琴横膝眠空斋。
《讼田行》【宋·陈藻】乐轩世俗文不工,场屋此生难遭逢。百年饿死真可惜,人命只在田亩中。远行直到西融州,客装收拾来归休。江滩象窟百无忧,却陷人心危险头。海上曾琚本亭户,日在公门骋词诉。下乡老妪何大娘,小郎遗业孤女当。主婚老妪贪聘资,将女嫁与曾琚儿。女将三十年及格,依法卖田何所疑。乐轩信己因信人,岂识两家俱不仁。曾琚文约只要钱,钱被何偷反讼田。牙绯县宰坐县亭,官是堂除岂不精。老胥代判为纵横,知县依书那得平。却监媒人宋五九,备钱还我钱何有。提点八州刑狱使,重念八州冤曲事。许人越诉榜通衢,有状不禁拦轺车。轺车晓出平旦归,千人百人周四围。车中呼入使者笑,观感人多涕沾衣。笑者笑何意,吾不聪明渠不至。感者泣何为,赴愬容易殊曩时。文书山积难稽考,胥吏依前颜色好。乐轩辞说如直弦,外台判下不改前。州府监钱何妪还,吏人掌客生艰难。因循六十日,公事无了毕。胥徒去复来,索酒需财食。乐轩一片杞菊怀,遂令奔走生尘埃。春雨吹散春风回,奇花异奔相迎开。百千阿堵何足道,呜呼何媪岂人哉。叱散胥徒吾不取,抱琴横膝眠空斋。
https://shici.929r.com/shici/9IntQ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