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

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

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

(0)
注释
谷中:山谷之中。
春日:春天的日子。
暖:温暖。
渐忆:渐渐回忆起。
掇:采摘。
茶英:茶叶。
清明:清明节。
火:炉火。
能销:能够消除。
醉客:醉酒的人。
酲:醉意。
松花:松树的花。
飘鼎泛:在壶中飘浮。
兰气:兰花的香气。
瓯:茶杯。
轻:轻盈。
饮罢:喝完茶后。
闲无事:无事可做。
扪:抚摸。
萝:藤萝。
溪上行:沿着溪边行走。
翻译
山谷里的春天温暖宜人,我渐渐想起采摘茶叶。
想在清明节前点起炉火,好煮茶解醒醉酒之人。
松花在壶中飘散,兰花香气轻轻融入茶杯。
喝完茶后无事可做,我沿着长满藤萝的小溪漫步。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的田园风光图。"谷中春日暖"表达了初春时节温和的气候,而"渐忆掇茶英"则透露出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茶叶采摘季节的期待,"英"指的是尚未成熟的茶芽。

接下来的"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显示了诗人对于春日里进行茶叶烘焙的急切心情。这里的"清明火"指的是用来烘焙茶叶的火,而"醉客酲"则是比喻茶香能够解酒醒醉,体现出诗人对品质优良的茶叶的向往。

"松花飘鼎泛"描绘了春天松林中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而"兰气入瓯轻"则表现出了兰花清新的香气弥漫于空中的意象。这里的"鼎"和"瓯"都是古代器皿,诗人借此渲染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雅的交融。

最后两句"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则展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诗人在品茶后,没有其他杂念,只是在山谷间漫步,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茶文化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感春四首·其一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

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0)

浔阳观水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崄巇来。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沈深不动浸昭回。

(0)

诗三百三首·其五十四

可怜好丈夫,身体极棱棱。

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

金羁逐侠客,玉馔集良朋。

唯有一般恶,不传无尽灯。

(0)

临江仙·其二

无赖晓莺惊梦断,起来残酒初醒。

映窗丝柳袅烟青。翠帘慵卷,约砌杏花零。

一自玉郎游冶去,莲凋月惨仪形。

暮天微雨洒闲庭。手挼裙带,无语倚云屏。

(0)

春诗

南国韶光早,春风送腊来。

水堤烟报柳,山寺雪惊梅。

练色铺江晚,潮声逐渚回。

青旗问沽酒,何处拨寒醅。

(0)

东郎山

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

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