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圣人,闵世抱忧戚。
愿化磨羯鱼,长供众生食。
智者笑荒渺,愚者涉疑惑。
我独俯首言,此举世难觌。
茫茫婆罗界,惨惨尚溪刻。
但多真杨朱,而无假墨翟。
生齿日繁滋,谁能救饥溺。
西方有圣人,闵世抱忧戚。
愿化磨羯鱼,长供众生食。
智者笑荒渺,愚者涉疑惑。
我独俯首言,此举世难觌。
茫茫婆罗界,惨惨尚溪刻。
但多真杨朱,而无假墨翟。
生齿日繁滋,谁能救饥溺。
这首清代诗人边浴礼的《杂咏(其三)》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西方圣人对世间疾苦的深深忧虑。他希望自己能化身为磨羯鱼,长久地为众生提供食物,体现出无私的慈悲精神。然而,智者对此可能觉得过于理想化,而愚者则对此感到困惑。诗人自谦地表示,这样的大爱在现实中难以寻觅。
诗中提到的"婆罗界"和"尚溪刻"可能是象征苦难深重的世界,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困境。诗人批评当时社会虽然不乏像杨朱那样关注个体情感的人,但却缺乏墨翟那样的兼爱非攻、救世济民的理想主义者。他担忧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表达了对社会未来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圣人的化身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救赎的深刻思考。
朱驾开炎序,琼科举旧仪。
恭承宣室诏,肃奉列真祠。
地接茏葱气,人多绰约姿。
珍丛罗宝槭,嘉树荫文榱。仙馔丰青?,斋房饰紫帷。
洁诚专在祀,将事伫迎禧。
谷应空歌韵,神听祝册辞。
兰蒸芬静品,桂醑滟华彝。
烟达徐梵币,风灵自转旗。
云衣才半解,鸣凤溯晨曦。
寒碧湛无尘,前溪得细鳞。
香堪配杞菊,味不数菰莼。
玉露双酘熟,秋风一箸新。
钓缗吾自有,何用觅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