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黄陵庙下秋,断猿声里系孤舟。
云鬟雾鬓知何处,竹色娟娟月影流。
风起黄陵庙下秋,断猿声里系孤舟。
云鬟雾鬓知何处,竹色娟娟月影流。
此诗《湘中曲》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秋日江边景象。首句“风起黄陵庙下秋”以“风起”点明季节与氛围,黄陵庙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次句“断猿声里系孤舟”,通过“断猿声”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哀愁的意境,孤舟静泊,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中的孤独主题。
接着,“云鬟雾鬓知何处”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的秀发比作云雾缭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她的行踪不定,增添了几分谜一般的色彩。最后,“竹色娟娟月影流”则以竹林的静谧与月光的流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竹色娟娟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高洁,月影流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空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琅珰征铎戒徒驭,夹道浓阴涤尘虑。
肩舆南下邯郸南,又过西陵歌舞处。
玉颜霸业都成灰,石火电光安在哉?
寥落荒台长荒草,一树野棠台上开。
我欲吟愁愁日远,漳水东流流不返。
水边古渡夕阳斜,风卷黄沙眯人眼。
明星出地月堕城,白河斜挂西南楹。
丁冬细漏咽残响,兰釭短焰青荧荧。
隆准翁孙赤龙子,夜看真图倦朝起。
身轻梦入蓬莱宫,弱海三千一杯水。
七曜回光照玉堂,倒持北斗倾天浆。
绿华舞落玉条脱,醒闻坠地声锵锵。
半尺琼签报天曙,宫女起收仙掌露。
通侯更拜白茅人,岁星却入中郎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