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参政大资张公挽诗二首·其一》
《参政大资张公挽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遇合时多故,风云气自强。

补天烦大笔,医国见名方。

恻怛忧民意,殷勤荐士章。

可能遗一老,谁复问穹苍。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为参政大资张公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对张公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在国家大事上的卓越贡献和对人民深切的关怀。

首句“遇合时多故,风云气自强”描绘了张公在动荡时局中,凭借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力挽狂澜的形象。接下来的“补天烦大笔,医国见名方”,进一步赞扬了张公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高超才能,如同能补天的大笔,又如能治病的良方,体现了他在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

“恻怛忧民意,殷勤荐士章”则表达了张公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人才的重视。他不仅关心百姓的疾苦,还积极推荐贤能之士,为国家选拔人才,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政治视野。

最后,“可能遗一老,谁复问穹苍”表达了对张公逝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无人再能像他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发声,寻求上天的理解和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歌颂了张公的卓越功绩和高尚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再用韵题翠壁

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翠壁何年悬布水,绿阴经雨堕危花。

杖藜徙倚凝春望,觅句淹留到晚衙。

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鬓丝华。

(0)

苧溪道中

秋山有红树,忽忆野田中。

禾黍收将尽,氛埃晚欲空。

登原悲落景,倚杖怯高风。

更有寒塘水,应将此处同。

(0)

刘阮洞

桃花当日未成蹊,已有幽禽语翠微。

楚峡行云空入梦,秦台鸣凤要同飞。

仙家长若三春好,人境何知万事非。

访问丘园荒旧迹,却应回首悔来归。

(0)

游石门洞

雁山饱见两龙湫,洗眼新观石洞流。

欲向故乡寻白鹿,先来仙隐访青牛。

破荒喜诵刘郎句,跻险思从谢客游。

天下林泉看未足,分将身世早休休。

(0)

次韵王文成谢人惠莼菜

颇闻富鲑菜,径欲作不速。

忍以辛甘故,而烦主人肃。

蒙分紫虬髯,芳滑盐豉足。

中原困苦旱,乾死食藿蠋。

何从觅嘉蔬,得以供口腹。

幸益殷孚羹,一解炎蒸毒。

物随人意重,为惠同鼎餗。

荒哉膏粱子,丰馔誇填谷。

(0)

金丹诗诀·其九十八

太乙玄珠金液丹,还元返本驻童颜。

更须亲听明师语,方可教君见一斑。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