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春犁习,良规圣考留。
那忘随种日,忽作教耕秋。
无逸聪听训,知艰慎率猷。
陇头偶回顾,殊似服先畴。
丰泽春犁习,良规圣考留。
那忘随种日,忽作教耕秋。
无逸聪听训,知艰慎率猷。
陇头偶回顾,殊似服先畴。
这首诗描绘了在丰泽园中进行农耕演练的情景,体现了对古代农耕智慧的传承与尊重。诗人以“丰泽春犁习,良规圣考留”开篇,点明了农耕活动与古代圣贤智慧的联系,强调了农事活动的重要性和历史传承性。
接着,“那忘随种日,忽作教耕秋”两句,通过对比春日播种与秋季教导耕作的不同场景,表达了农事活动的季节性特点和教育意义。诗人在这里不仅关注实际的农事操作,更注重通过农耕实践来传授知识和经验,培养后人的勤勉与智慧。
“无逸聪听训,知艰慎率猷”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农事活动中应保持勤奋、谨慎的态度,以及对前辈教导的重视。通过“无逸”一词,诗人提醒人们不应贪图安逸,而应时刻保持对农事的专注与努力。同时,“知艰慎率猷”表明了在面对农事的艰辛时,应持谨慎态度,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
最后,“陇头偶回顾,殊似服先畴”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在农事劳作之余,偶尔回望过去,仿佛是在向先辈们致敬。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祖先智慧的敬仰,也体现了后人对农耕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耕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古代农耕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传递了勤奋、谨慎、传承等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帝女归来,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苍苍。
听说当年,曾经荐枕先王。
细腰宫里颜如玉,更相寻、雾縠霓裳。
问此时、翠盖鸾旌,谁见悠扬。巫山枉断人肠。
纵阳台遗迹,未尽虚茫。回首宸游,沉沦幽佩堪伤。
一自侍臣书好梦,千载下、云雨生香。
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