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归来,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苍苍。
听说当年,曾经荐枕先王。
细腰宫里颜如玉,更相寻、雾縠霓裳。
问此时、翠盖鸾旌,谁见悠扬。巫山枉断人肠。
纵阳台遗迹,未尽虚茫。回首宸游,沉沦幽佩堪伤。
一自侍臣书好梦,千载下、云雨生香。
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
帝女归来,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苍苍。
听说当年,曾经荐枕先王。
细腰宫里颜如玉,更相寻、雾縠霓裳。
问此时、翠盖鸾旌,谁见悠扬。巫山枉断人肠。
纵阳台遗迹,未尽虚茫。回首宸游,沉沦幽佩堪伤。
一自侍臣书好梦,千载下、云雨生香。
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
此诗《高阳台》是清代诗人彭孙遹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之《高唐神女图》而作。诗中描绘了帝女归来的场景,以“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苍苍”渲染出一种深邃、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听说当年,曾经荐枕先王”这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引出细腰宫中的美女,以及她与先王之间的故事。
“细腰宫里颜如玉,更相寻、雾縠霓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中美人的绝世容颜和华美的服饰,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时代之中。随后,“问此时、翠盖鸾旌,谁见悠扬”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那飘逸的翠盖鸾旌,暗示着帝女归来的场景,充满了梦幻与浪漫的气息。
“巫山枉断人肠。纵阳台遗迹,未尽虚茫”,诗人借用了巫山云雨的典故,表达了对帝女归来的感慨与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虚无与变幻。接下来,“回首宸游,沉沦幽佩堪伤”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帝女的归去与皇宫的繁华落寞联系起来,引发人们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思考。
最后,“一自侍臣书好梦,千载下、云雨生香。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几句,诗人以侍臣的梦境作为切入点,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同时通过“剪雨裁云,幻出高唐”的比喻,不仅描绘出了高唐神女的神秘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历史与艺术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金沙江水出乳牛,来自番域入梁州。
斜穿六诏经八郡,奔腾下汇岷江流。
在昔议开辄中止,付之天险非人谋。
圣主宵旰求民隐,凡厥利赖罔不周。
千古巨功随运会,一劳将为滇蜀休。
惊涛一千三百里,险滩一百二十余。
卧者威如伏狮虎,立者森若攒戈矛。
削壁参天类排障,悬岩覆地同垂旒。
激湍喷雾隐日月,狂澜轰雷撼山丘。
萼稽龙门辟天险,乾坤旋转神功收。
通塞岂尽关气数,抑以人力邀天麻。
上公经始少保继,余以筹笔襄盛猷。
任贤使能咨诹广,散财发粟招徕优。
工师齐集良法出,锤錾穷处焚膏油。
冈陵川泽终变易,底绩七度更春秋。
苴兰远阻夜郎外,贸迁人苦鸟道修。
近又滇铜供京铸,牛马脊断车折軥。
积岨一朝成利涉,帆樯上下无夷犹。
驱石之人有谁见,开山五丁今与俦。
桑经郦注缺谁补,金沙永奠西南陬。
《金沙江歌》【清·宫尔劝】金沙江水出乳牛,来自番域入梁州。斜穿六诏经八郡,奔腾下汇岷江流。在昔议开辄中止,付之天险非人谋。圣主宵旰求民隐,凡厥利赖罔不周。千古巨功随运会,一劳将为滇蜀休。惊涛一千三百里,险滩一百二十余。卧者威如伏狮虎,立者森若攒戈矛。削壁参天类排障,悬岩覆地同垂旒。激湍喷雾隐日月,狂澜轰雷撼山丘。萼稽龙门辟天险,乾坤旋转神功收。通塞岂尽关气数,抑以人力邀天麻。上公经始少保继,余以筹笔襄盛猷。任贤使能咨诹广,散财发粟招徕优。工师齐集良法出,锤錾穷处焚膏油。冈陵川泽终变易,底绩七度更春秋。苴兰远阻夜郎外,贸迁人苦鸟道修。近又滇铜供京铸,牛马脊断车折軥。积岨一朝成利涉,帆樯上下无夷犹。驱石之人有谁见,开山五丁今与俦。桑经郦注缺谁补,金沙永奠西南陬。
https://shici.929r.com/shici/7xJFg7uCHn.html